中都没有使用对宇宙环境有破坏性作用的曲率光速飞船,这种基于光速的‘慢速’飞船并不被两大交战阵营所重视。硅基帝国的战舰同样是以常规引擎推动至99.9999%亚光速行驶,随后硅基帝国舰队群以无限接近光速的亚光速坠入恒星,利用恒星的能量暂时性的坠破三维空间,也就是形成一个三维宇宙虫洞,完成恒星蛙跳!
恒星蛙跳和墓地碎片进行超空间跳跃的原理是相同的。只不过墓地碎片是通过自身庞大的“四维质量”来压穿三维宇宙的‘平面’,进而实现超空间跳跃。而恒星蛙跳则是通过战舰加速至99.9999%的相对动能,激发超大质量恒星短暂形成的空间蛀洞进行超空间跳跃。
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跨空间的距离是不同的,墓地碎片是凭借四维空间的‘空间重量’坠破多层三维空间纸,直接跌落到了3000光年之外,而恒星蛙跳则受限于恒星质量和舰队相对论动能的原因,最多只能实现200光年的跨越。
这其中的限制因素也很好理解,无论是碳基联邦还是硅基帝国的星际战舰都是本质上都是三维战舰,不具备四维空间重量,哪怕是模仿四维的空间结构也同样如此。因此双方舰队只能退而求其次借助恒星的质量和能量来完成超空间跃迁。
两万银河年前,硅基帝国就是利用恒星蛙跳战术完成了前期入侵。五百万艘星际战舰同时通过五百万颗恒星进行超时空跃迁,完成跨越200光年的跃迁之后,硅基帝国的舰队会利用下一颗恒星的能量打开第二个蛀洞继续跃迁,在恒星蛙跳时,因恒星的能量大量消耗的原因,会伴随大量长波电磁波溢出,因此这使得所有恒星的光谱都暂时向红端移动。
当飞船的恒星蛙跳结束后,恒星的光谱会渐渐恢复原状,红移效应会消失,但是新的红移效应会从下一颗恒星开始,当硅基帝国五百万艘战舰同时进行恒星蛙跳时,五百万颗恒星的红移也迅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