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难,但很显然老皇帝是让方宁不择手段收敛民脂民膏,自己却坐收暴利。
方宁瞥见沈青悄悄递来个眼色,示意他接旨。
方宁咬了咬牙,躬身应道:“臣……遵旨。”
“好!”老皇帝挥挥手,“你先下去,沈青留下。”
方宁退出殿外,在廊下等候了半个时辰,才见沈青缓步走出。
“沈公公。一个月时间太紧了。”方宁急忙上前说道。
沈青摇头道:“陛下金口玉言,改不了。”
“那若是超出二十万,多余的……”方宁追问道。
沈青突然嘿嘿一笑,眼神里带着几分深意,却没回答。
方宁心头一动,反倒明白了。超出的部分,自然去留自便。
沈青从袖中取出明黄圣旨,递到方宁手中。
“陛下还下了旨,你现在是正式的九城兵马司东关城指挥使,可在东关城自行制定商市政策,赵王也会接旨,兼任九城商贾经略使,但真正的执行赚钱,还得你来。”
方宁展开圣旨,只见上面字迹工整,权力范围写得明明白白。
虽然看似方宁一步登天,但实际上这里面步步危险,搞不到钱,方宁自然是掉脑袋。
搞到钱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收刮地皮劫贫济富,另外一种就是吃大户劫富济贫。
方宁自然倾向后一种,但大周的整个框架都是由门阀士族大家地主阶级商人利益集团把持,劫富济贫无异于让方宁去得罪那些达官贵人。
但如果收刮民脂民膏,横征暴敛增加赋税,又会激起百姓反弹,一旦民怨沸腾,推出去背锅的无疑就是方宁这个操盘手。
也就是说,对方宁来说,里外不是人,怎么搞都没啥好处。
这也是白手套的宿命吧。
但方宁知道,自己有出路,大大的出路在前方,金光大道招手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