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9章 筹备连锁药店(2 / 3)

本草堂的柜台里面,掌握了最终定价权。

其他经过深加工的药材,也会陆续上架销售。

总之,周春明对此充满信心,李章平和赵信才更是倍感狂热,因为他们都预感到,自己的事业即将踏上巅峰。

根据周春明的描述,往后华国城市和乡镇到处都是各个品牌的药店,但是本草堂将会是规模最大,口碑最好,也最具影响力的那个。

李章平和赵信才当然是深信不疑,他们非常清楚,周春明的预判从来没有出错。

既然老板这么说了,那就一定会发生。

所以,只要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把经营连锁药店的各个环节捋顺,钱财自然就会源源不断的进账。

几人凑在一块儿,聊着这件事情,然后又下楼,来到了正在装修的旗舰店当中考察。

旗舰店里面的装修,以及柜台的摆放,各种专业的器具,都是经过周春明指点的,比起当下的国营药店,那绝对是高出了不止一点半点。

看着四周,周春明很满意:“很好,先这么干着!咱们要把开店的规模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加速期和冲刺期。”

“起步期就是每年开店50家以上,持续到千禧年。等到政策放宽,允许出现全国性的连锁药店,咱们再进入加速期,年均增加100家店。”

“到了冲刺期,我认为应该要到了2008年以后,每年以千店的速度递增,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国万店的目标。”

“好的!老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李章平表态道。

“我们听老板的吩咐!”赵信才也兴奋得满脸红光。

李惠敏当然也满脸堆笑。

因为周春明早就告诉她,想让子公司做得好,那就得采取放养的模式,不要过多的干涉。而是通过绩效激励的手段,发挥子公司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不断开创出更宏大的局面。

所以,“新天地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们,都是竭尽全力往前冲,暗中较着劲,不断比拼着业绩。

刚开始的时候,李惠敏还觉得,本草堂计划开一万家连锁店的目标太夸张,太过飘渺。

但是,当周春明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