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实习期就这么嚣张,敢打上级领导,棉纺厂人事科也没惯着他,当即就把潘老五给开除了。
回到河集公社以后。
潘老五感觉很没面子,又不愿面对那几个哥哥,所以把心一横,就跑来找周春明讨钱。
听到对方诉苦,周春明乐了。
他问道:“那你现在有啥想法?”
潘老五摇头:“能有啥想法,家里兄弟多,责任田都不够种,我没兴趣种地。”
周春明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你来我这里帮忙,考勤没那么苛刻,不用踩着点上班。”
“是吗?工资待遇怎么样?”潘老五眼前一亮。
周春明嘿嘿一笑:“你在棉纺厂实习,每个月工资多少?”
潘老五答道:“不多,只有十八块钱,学徒工嘛,就这水平。”
“只不过,厂里的老师傅挣得多。”
“平均能有四十到五十块钱,另外,每月额外还有十块左右的奖金。”
“明白了,”周春明说道,“都是乡里乡亲的,别说我没照顾你。只要你肯来,愿意好好干,每个月给你三十六块钱起步。如果表现得好,还可以涨工资。”
三十六块钱?
那岂不是比棉纺厂的待遇翻一倍?!
潘老五顿时来劲了:“行,多谢春明哥,我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周春明点了点头。
他倒不是什么圣母心态。
只不过,随着药材站的业务越来越红火。
肯定得招兵买马。
冯应彬和小谭他们这些男知青,在两三个月内,肯定都会回城。
招谁不是招,有知根知底的员工,那倒也不错。
潘老五虽然说被棉纺厂开除了,其实问题不算太大,谁还没有个少年轻狂的时候。再说了,有辛志强坐镇,谁敢在药材站搞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
仅仅招收一个潘老五还不够。
还得继续扩招其他人手。
并且,周春明又不是只做药材生意,其他方面的生意,也会陆续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