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听傻柱提起过去,也回想起了当年的那些事儿。
那时候傻柱一个傻不愣登的半大小子,带着个几岁的小姑娘何雨水,日子是过得十分的艰难。
当然,傻柱也是在那会儿才和她结下了缘分,逐渐处起了关系。
这也是聋老太极力向易中海推荐傻柱的一个原因之一。
当年她才给了几口饭吃,就能让傻柱与她处出婆孙关系,弥补了她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要是现在易中海对傻柱更好点的话,那这小子以后对易中海还能差了?
不说言听计从,千依百顺,起码也是会关怀备至吧?
只是易中海这个人谨慎惯了,始终不敢大胆的多迈出几步,这就让她徒呼奈何。
易中海也有些唏嘘,一晃都过去十年了,他没想到傻柱这小子时隔那么久,居然还记着呢。
看来苦难能让人记忆深刻,久久难忘,这话还真不假。
如果只是单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那傻柱的作为还真是称得上仗义,也确实可以算是帮贫济困,好心助邻的典范了。
但这小子跟秦淮茹如此牵扯下去,其行为到底还是不符合当下的主流观念。
老话说得好,寡妇门前是非多。
这可不管是新时代还是旧时代,它都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因为即便是傻柱能清白无误的与秦淮茹相处,一旦时日久了,也难保二人不会生出些别的心思。
再说了,院里那么多的邻居,谁又能保证不会有人误会他们,进而传出一些瞎话?
到时候人云亦云,再一东传西传的,那傻柱的名声可不就全毁了?
毕竟人言可畏啊。
想到这里,易中海便试着说道。
“柱子,我承认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也知道咱们院子的情况,这要万一有人出去瞎传,毁你名声呢?”
“哼,我看谁敢,真以为我傻柱的拳头是吃素的啊?
再说了,我行得正,坐得直,又不是做亏心事,也不怕别人瞎说。
有个啥词儿叫清什么清来着?”
“那叫清者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