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年年陪伴不寻常。”
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个夕阳等着他们去看,还有很多个温暖的故事等着他们去写——夏天的时候,他们会去海边,看夕阳落在海浪里;冬天的时候,他们会去山里,看夕阳落在雪地上;明年春天,他们还会去湿地公园,看夕阳落在柳枝上。
而这些与夕阳有关的日子,这些与家人有关的时光,都会成为他们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永远留在记忆里,温暖而明亮。
落日书简(续)
又一个盛夏来临的时候,林野提前两个月就订好了海边民宿——去年冬天在山里看雪景夕阳时,奶奶就念叨着“夏天要是能去海边踩踩沙子就好了”
,他一直记在心里。
出前一周,母亲把全家人的泳衣、防晒衣叠得整整齐齐,还特意给爷爷准备了顶宽檐草帽:“海边太阳毒,这帽子能挡遮阳,看夕阳的时候也不怕晒着。”
奶奶则在布包里装了好几双拖鞋,有她和爷爷穿的软底布鞋,还有林野和父母穿的沙滩拖,“沙滩上硌脚,穿拖鞋舒服,走再远也不累。”
出那天清晨,天刚亮,爷爷就醒了,坐在客厅里擦他的老花镜,嘴里还念叨着:“不知道海边的夕阳跟山里的比,哪个更好看。”
父亲笑着说:“各有各的好看,山里的夕阳暖,海边的夕阳亮,您去了就知道了。”
车子驶离市区时,太阳刚爬上地平线,金色的光洒在公路上,像铺了条闪光的绸带。
林野打开车窗,风里带着淡淡的海水味,奶奶凑到窗边闻了闻,笑着说:“这就是海的味道吧,比城里的风清爽多了。”
车子抵达海边民宿时,正好是上午十点。
民宿就在沙滩边上,白色的外墙配着蓝色的门窗,像童话里的小房子。
老板娘迎出来,手里拿着几杯冰镇柠檬水:“刚榨的,解解暑,你们运气好,今天傍晚没风,看夕阳最合适。”
林野扶着爷爷走进民宿,推开阳台门,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水是淡蓝色的,远处的海平面和天空连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爷爷走到阳台边,扶着栏杆看了好久,嘴里不停感叹:“真大啊,这海真大,比咱们村里的河大多了。”
吃过午饭,林野陪着家人去沙滩上散步。
奶奶穿着软底布鞋,踩着细软的沙子,偶尔弯腰捡起个小贝壳,放在手心里端详:“这贝壳真好看,有白的,有花的,带回去给邻居家的小孩看看。”
爷爷则戴着宽檐草帽,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个小铲子,帮奶奶挖埋在沙子里的贝壳:“慢点儿挖,别把贝壳弄碎了,这都是大海给咱们的礼物。”
父亲和母亲走在前面,父亲拿着手机拍大海,母亲则在沙滩上画爱心,偶尔还会拉着林野一起画:“你看,咱们画个一家人的爱心,让夕阳照着,多好。”
林野笑着配合,手指在沙子上划过,留下浅浅的痕迹,海浪冲上来时,把爱心冲成了淡淡的水痕,母亲却不气馁,接着再画:“海浪冲了咱们再画,反正有的是时间。”
下午四点多,太阳开始西斜,海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林野找了个靠近海水的位置,铺好野餐垫,扶爷爷奶奶坐下。
母亲从布包里拿出水果,有切好的西瓜,还有剥好的葡萄,“先吃点水果垫垫,等会儿看夕阳,看完咱们去吃海鲜。”
奶奶拿起一块西瓜,咬了一口,笑着说:“真甜,比城里买的西瓜甜多了,这就是海边的水果吧。”
没过多久,夕阳开始下沉,原本淡蓝色的海水,渐渐被染成了橘红色,像有人在海里倒了一罐橘红色的颜料。
海浪冲上岸时,带着橘红色的光,像无数颗跳动的小灯笼。
林野赶紧掏出相机,镜头里的夕阳正慢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