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我知道!” 穿蓝布衫的货郎拍着大腿,“当时我就在现场!陈大侠站在衙门口,身后跟着几百个百姓,愣是把府兵吓得不敢动手。”
红脸大汉灌了口酒:“那是他们怕了陈大侠的威名!换作是我,见了那阵仗也得怂!”
瞎眼老妇人幽幽道:“不是怂,是理亏。陈大侠说,为官者若是忘了百姓,跟匪寇没两样。这话听得我眼泪都下来了。”
酒肆掌柜添着酒说:“要说最奇的,还是他识得上古文字。上个月有伙盗墓贼挖着块石碑,上面的字谁也不认得,是陈大侠看了说那是战国时的兵法,还指点官府找到了被盗的古墓。”
“嘿,这陈大侠还真是文武双全啊!” 小伙计惊叹道。
青衫书生点头:“我曾在书院见过他留下的墨宝,字迹刚劲有力,颇有古风。听说他还通读史书,对各朝兵法都有研究。”
张教头不屑道:“练武之人,读那么多书有何用?能挡得住刀枪吗?”
老镖师却不同意:“这话不对。去年在潼关,陈大侠就是靠着兵法里的计策,领着百姓击退了来犯的匈奴骑兵。那可是几百个骑兵啊,被他用疑兵之计耍得团团转。”
“哦?这怎么说?” 货郎好奇地追问。
老镖师磕着烟杆说:“他让百姓们在山头插满旗帜,又让孩童们在山谷里敲锣打鼓,弄得好像有千军万马似的。匈奴人摸不清虚实,不敢贸然进攻,等他们反应过来,陈大侠已经带着援兵到了。”
“妙啊!” 青衫书生抚掌赞叹,“这正是孙子兵法里的虚张声势之计。”
红脸大汉又嚷嚷起来:“我还听说,陈大侠会炼丹呢!有个樵夫得了不治之症,吃了他给的药丸就好了!”
青衫书生刚要反驳,瞎眼老妇人却接道:“这是真的。我那老寒腿,就是陈大侠给的药膏敷好的。他说那是用几种草药熬的,不值什么钱。”
“看来陈大侠不仅武功高,还懂医术啊。” 卖豆腐脑的老汉感叹道。
张教头哼了一声:“懂医术有什么稀奇,江湖上懂医术的多了去了。我还是觉得,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才是真本事。”
“张教头这话就偏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