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道理,也从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着经验教训。
一次,学堂组织辩论会,主题是 “读书与治国”。陈天佑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他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所学的好机会,更是一个深入思考读书意义的契机。在准备过程中,他几乎泡在了藏书阁里。藏书阁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那是纸张与油墨混合的独特味道,让他沉醉其中。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仿佛是一个知识的殿堂。
他翻遍了藏书阁里所有相关的典籍,不仅深入研究了儒家的治国理念,还涉猎了法家、道家的思想。他坐在藏书阁的角落里,周围堆满了书籍,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要的观点和论据。他时而眉头紧皱,陷入沉思;时而眼前一亮,露出欣喜的笑容。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论据,他会在书架间来回穿梭,一本一本地查找。
在辩论会上,陈天佑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他引经据典,从《管子》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谈到《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读书不仅能增长个人的学识,更能为治国安邦提供智慧。儒家倡导的仁爱治国,能让百姓感受到温暖;法家的法治思想,能让社会秩序井然;道家的无为而治,能让百姓休养生息。我们应当博采众长,将书中的智慧运用到治国实践中。” 他的发言赢得了满堂喝彩,连一向严厉的夫子都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陈天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学堂的藏书阁借阅书籍。每次走进藏书阁,他都像是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了茂盛的草地,迫不及待地寻找着自己心仪的书籍。有一回,他听闻藏书阁新进了一本《徐霞客游记》,便在课间休息时一路小跑过去。
当他赶到藏书阁时,发现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在排队借阅。他不甘心就这样错过,就站在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观察其他同学挑选书籍。有的同学拿起一本诗集,随意翻了翻就放下;有的同学则捧着一本历史书,看得津津有味。终于轮到他时,却得知这本书已经被借走了。他失望极了,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整个人都变得无精打采。那一天,他上课都有些心不在焉,脑海里全是《徐霞客游记》里描绘的奇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