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分开,加强內部结算即可。”
这算不上什么大事,都是瑶岭集团下属的单位,只要內部的帐目搞清楚就行。
王松林点点头,他打算回头去一趟林业公司,和对方把这事儿定下来。
离开试验田,方唯又去大田转了转。
夏收在即,瑶寨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没有任何问题。
匆匆数日。
各生產单位陆续开始了夏收夏种工作,在田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收割机忙碌的身影。
方唯和往常一样去各单位巡视,从衡州到陈州,从阳山到新林县的各乡镇,他都跑了个遍。
等他消停下来,夏收夏种工作也到了尾声。
今年的雨水偏少,各地都有一点轻微的乾旱。不过各个生產单位的农田水利设施都很完备,灌溉渠、机井覆盖了整个耕种区域,些许的乾旱根本不会对农业生產產生什么影响。
方唯一直都有大农业的思维,大投入大產出,机械化作业,实际上的生產成本,比按照家庭为单位的生產方式低很多。
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他从不觉得只要承包到户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支书,这一季的收成起码能和去年同期持平。”
在瑶岭合作社,赵金生向方唯详细介绍了夏收夏种的情况。
社里的收割工作业已结束,只是统计数据暂时还没有出来,他的判断应该误差不大。
方唯点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行,老赵,你不用陪我了,我去新林农场转转。”
方唯隨后离开了社里,去了最后两家单位,新林农场和育种中心,回到家就到了傍晚时分。
吃过饭,王松林打来了电话,说小麦的验证工作已经开启。寨里的几个老客户帮忙种植了小麦,有的种植了一两亩,还有种植四、五亩的,最多不超过10亩。
毕竟是帮忙进行验证,这一点种植量即便是颗粒无收也无所谓,但要是种植面积太大谁也担不起这个风险。
“松林,你回头可得好好感谢人家,咱们不能总欠人情。另外,你明天给我送一些小麦种子过来,我有用。”
方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