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还得是老兄弟那边的靠谱!(2 / 3)

既然这样,傅家便不能再给恩宠了,这傅友德,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一套,表面诚惶诚恐,背地里总干一些不让人喜欢的事情。

看来给大孙子选媳妇儿,还是得慎重一些,现在看来,还得是老兄弟那边的靠谱。

不知道坤宁宫那边的小考试结束了没,咱得去看看!

(汤和:你****)

坤宁宫,宴会暖阁之中,一番较量之后,所有的姑娘都已经交了卷子。

常逸云一张一张的观看,对每家的姑娘都点评了几番,遇见内容写的好的,就夸奖其读书用功,作答工整。遇见内容写的不好的,那就夸奖其字迹工整,秀外慧中。

总之,照顾了各家的情绪,以至于各家的面子都被照顾到了。

这让先前忐忑不安的女孩子,心里稍微安心了一些,还好,没给家里招丑。

但皇后娘娘这种都安抚一番的样子,却让这些贵妇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知道到底是选了谁家的姑娘?

都暗自再心里下定了决心,回去问问自家孩子,是怎么作答的。

一场宴会匆匆忙忙的举行,又云里雾里的结束,让京中勋贵夫人们心痒的很。

等朱元璋和朱标,来到坤宁宫的时候,就见到马皇后、儿媳妇和大孙子正在哪里围着案几,正在观看那些作答的试题。

朱雄英正在观看的是汤昭珩的试卷,这张试卷的字迹十分秀气,笔角却又十分分明,看起来十分爽利,看起来,这位汤家小姐,不似只有表面的书卷气。

结尾对于粮价的作答,让朱雄英也十分的满意,上面写道:“应天稻米,约两分至三分一石,粟米约为五分,黑豆约为四分...”

这上面的写的粮价,和目前应天中的粮价相差无几,洪武初年,大明白银还没有这么多,民间多用宝钞,那时候,随着宝钞的滥发,粮价十分不稳定,一贯钱到两贯钱不等,百姓多用铜钱。

可随着宝司的建立,市舶司的开放,宝钞的信用开始提高,白银在民间的流通也更为频繁,一贯宝钞可以在宝司中直接兑换一两银子,这让大明民间,多用银来作为价格标准。

今年,粮食在应天的价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