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日本的设备借鉴不了(1 / 3)

宋丽丽这边,看着新传回来的论文,急忙让人翻译好之后,发给远在西南地区蹲点的专家们。

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虽说稍微有点慢,但是风险比较低。而且可以通过论文的形式,充分交换观点,对于国内的地震研究整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只不过,能从真岛先生这里获得的技术情报毕竟有限,更多的还是得靠国内的专家们,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摸索!

一个月后,一个年轻男人从东京飞到了北京,匆匆走进了凤鸣的大楼。

会议室里,杨烨看着这个“男大学生”,笑着调侃道:“诸教授看起来跟大三的学生确实没什么差别啊!真是驻颜有术啊!”

若是真岛先生在场,一定会认出,这个“男大学生”就是拉着自己去现场指导小组作业的那个大三学弟!

诸教授笑着道:“杨总,您就别调侃我了。这次假装大三学生去日本交流一年,真是苦死我了。

不仅要苦学日语,还整天跟那些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屁孩在一起,关键还不能暴露身份!

当间谍果然不适合我,我还是回来乖乖当老师吧!”

坐在一旁的宋丽丽温声问道:“诸教授,关于感应设备如何放置的问题,您这边目前了解得怎么样了?”

诸教授点了点头:“我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而且,上次跟真岛先生一起去现场实践的时候,还讨论出了一套更为简便的放置方案。

虽说设备相对比较简陋,在敏感度上会有点过高了。但是,如果真是针对特大地震的话,可以把报警的地震级别调高,就可以绕开敏感度的问题。

日本那边5级左右就开始报警了,在咱们这里,我觉得可以把这个级别调整到6级。

等后续设备更先进、稳定性更强的时候,再更新迭代就行了。”

宋丽丽点了点头:“技术上的事,您说了算。需要资金或者有其他困难的时候,您随时联系我们!”

诸教授看着宋丽丽笃定的态度,心中有些动容:“宋总、杨总,你们这样支持地震报警事业,真的让我很感动!

你们放心,我一定拿出看家本事,势必做出个结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