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内众僧皆是一怔,连怒火中烧的玄苦也皱紧了眉头,不知这位杀气腾腾的勋贵武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无言在阴影中,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
王世负手踱了两步,目光悠远:“你们这一套作风,倒是让本官想到了数年前,在山西叛过的一桩公案。“
“有一户积善人家。其主家心慈,见一潦倒之人可怜,便指着一块肥沃的田地,言道:‘此田予你耕种,暂解饥馑,待你生计安稳,再还我便是。’”
“那人千恩万谢,就此耕作。年复一年,那人靠着这块地,竟渐渐富足,广置产业,成了地方豪强。”
“而那主家,或因家道中落,或因子孙繁衍,田地渐显不足。一日,主家后人寻到那人,言道:‘当年先祖慈悲,借你田地暂渡难关。如今我家困顿,请归还部分,只需原田十分之一,以解燃眉之急。’”
“诸位高僧猜猜,那豪强如何作答?”
他故意停顿,殿内落针可闻,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他竟勃然大怒!斥责主家后人忘恩负义!言道此田他已耕种数十载,倾注无数心血,早已视同已物!更有甚者,他竟抬出当年主家先祖一句‘予你耕种’的慈悲之言,颠倒黑白,指斥主家后人前来索要乃是强取豪夺,是觊觎他的家产!是断了他们一家的活路!”
“诸位大德!你们日日诵经礼佛,讲因果,论慈悲!试问,此等行径,是积善,还是积恶?是报恩,还是忘义?”
“本官觉得啊,这公案里面的两方,一方是大明朝的百姓,一方是寺庙的和尚……”
“本官当年判这个案子,是如何作判,忘恩负义的人,不仅要归还这一大片土地,还要将耕种这些土地的十五年地租,也要拿出来,还给这主人家的后人……”
“而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转眼间,便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