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四十多岁,年底被册封为文华殿大学士,势头正是猛烈之时,此时百官年初拜访,只要来的,他都会见一面,就是要趁着势头,树立一番自已的威严。
在高的权力,也是需要底层建筑的。
“户部左侍郎王用汲、太仆寺少卿司汝霖求见!”
“进。”
王用汲是户部的左侍郎,而司汝霖呢,是大明朝第一任御政房的御政学士,十年光阴不到,已经到了太仆寺少卿了。
这两个人都是跟着皇帝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用汲官帽上的青玉梁微微晃动,他与陈汝霖并肩行礼:
"下官王用汲、陈汝霖,恭贺阁老新春万安!
"
申时行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目光从两人身上掠过。
他声线温润的说道:“二来大人起来吧。”
“谢阁老。”
申时行抬手示意小厮添茶,鎏金茶匙撞在银壶上发出清响。
…………
而朱翊钧在这年关也是闲散了数日,好好的陪自已的妻子孩子们,小孩子长得快,万历八年的五个儿子,也都会跑,会跳了,叽叽喳喳在耳边响个不停。
到了正月初七这日。
前往荆州的礼部遣葬官,上了奏疏。
与昨日,张文正公已经下葬。
张居正的尸体在路上半个月,到了祖祠又停放了半个月,过了初五,墓穴建好,才将其下葬。
万历八年张居正返乡的时候。
其声势浩大。
各地乡绅官员,宗室郡王无不热情招待。
而在万历九年年底,张居正的尸体返乡的路上,虽然朝廷给的规格很高,但沿途的那些乡绅官员,达官贵人的身形消失不见,只有一些普通的百姓,在路边设置祭棚,迎接文正公的英灵。
人死灯灭,繁华褪去,贵人们隐去身影,最终还是一些老百姓牵挂着。
当年的高文襄公尸体返回河南老家的时候,一些沿途官员,士族乡绅也会来送一程,是因为,当年高拱的改革并没有涉及到这些人的核心利益。
可张居正却是动了他们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