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局势纷乱(2 / 8)

    因此,在科举的名册中也从来没有“疍民”的名字。

    不仅乡绅欺负他们,地方官府也不把流动的疍民齐民编户,所以他们在大明是没户籍的。

    一些传统习俗里,疍民认为在陆上用砖块建房子是不吉祥的,不愿上岸居住,认为这么做会得罪先祖,并且行船不顺。

    但是实际上,这些传统习俗是因为历任地方官府都觉得他们好似流动人口,统计他们无法固定收税而故意驱赶他们。

    这样的驱赶持续几百上千年,自然而然的,疍民也就认为上岸居住会触犯忌讳。

    只不过这个忌讳并不是祖先,而是岸上的人……

    “岂有此理!”

    听闻疍民的遭遇,朱慈燃咒骂道:“天下的土地都是朝廷的,地方士绅和官府有什么权力不然疍民上岸?!”

    “国朝眼下急需用人,对外纳入多少百姓,难道沿海衙门不知道吗?”

    “我要上疏给叔父,让叔父知道这南边发生的事情!”

    朱慈燃说到底还是少年人,十四岁的他本就因为肩头的担子,和逐渐结束的行程而倍感压力,陡然听到这种事情,不管事情大小,他都应该生气。

    在他看来,比起交趾人、麓川人,疍家人明显和汉人没什么区别。

    把疍家人融入汉人之中,难度比其它地方轻松多了。

    明明就这点问题,结果地方官府还相互推诿,简直不可理喻。

    想到这里,朱慈燃压着脾气询问道:“这沿海之地,有多少疍民?”

    “恐怕……不少于二十万……”张修小心翼翼的回禀,这让朱慈燃不由攥紧了拳头。

    “真是荒谬!”他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些话,随后命人将一些食物送给了船上的疍家人,并亲自在帐篷里写了一封手书,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这是他第一次动用八百里加急,足以看出他对两广官府相互推诿,不愿接纳疍家人的不忿。

    他的不忿,许多人无法理解,但朱由检却很能理解他的心情。

    这封手书,在八月二十三日送抵了齐王府的承运殿,只是面对信中内容,朱由检没有自家大侄子那么激动。

    “让都察院派人核查,将两广、福建的疍民齐民编户,发放耕牛和生地开垦,每户一头。”

    “奴婢领命。”

    执政那么多年,朱由检早就养成了有事处理而不生气的问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