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内外有难题(2 / 8)

能不能征讨,还是得看看钱粮。”朱由检说着,将目光放到了一旁由户部交来的奏疏。

    他拿起奏疏打开一看,上面用刚劲有力的阁体写满了今岁的总结。

    【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官民田土八百六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九顷八十三亩八厘,人户一千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九千九百一十七万七百六十三口】

    【半麦二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黍米二千七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

    【盐茶两司共缴税银五百二十七万三千六百零四两八钱三分二厘】

    【撮丝绵折绢二十万六千二百八十二疋三……】

    密密麻麻的赋税情况,让朱由检看的头疼,而他最为关注的主要还是人口和田赋的情况。

    人口问题不用多说,移民实边就是变相的统计人口,而大明的人口也居然达到了九千九百余万的数量,看样子明岁的人口数量便能破亿。

    除此之外,田亩数也相当不得了,达到了八百六十多万顷,也就是八亿六千三百余万亩的程度。

    按照人均耕地数量来说,大明的人均耕地数量是八亩七分的程度。

    这么说或许不是特别明显,但如果把清代的数据搬出来,那就显得很明显了。

    大明的粮食亩产虽然很低,经过朱由检命锦衣卫的计算,每亩平均为二石,去掉粮壳,折算成后世单位不过二百五十斤左右。

    明代胜在田多人少,人均拥粮二千一百多斤,而清末四亿人,耕地只有十二亿亩,人均三亩,亩产比明代还要低不少,人均拥粮不过七百三十斤。

    这也就很轻松解释,为什么清代是中原人身高急剧下降的一个时期了。

    人口太多导致土地不够分,而人均主粮必须保持在六百斤才能圈养牲畜来补充蛋白质。

    清代的人均拥粮注定了吃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也是欧洲学者在游历明清之后,写出截然不同两种世界的原因。

    不止是明代、包括汉代、唐代虽然因为种植品种不同而导致的粮食产量低下,但田多人少都导致了只要官府的赋税征的别太多,百姓都能过的很滋润。

    宋代引进了占城稻,虽然没有汉唐那么明显的田地优势,但亩产上去了。

    至于明代便是集大成者,不管是粮食亩产还是田地数量,百姓过的滋润都不奇怪。

    反倒是到了清代,在历朝历代粮食亩产节节高升的时候,清代反而在气温比明代略高一些的情况下,粮食亩产连明代都不如。

    加上人口剧增,间接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后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