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归去来兮(3 / 4)

甲海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爪哇稻种及锡兰肉桂苗,则是为了丰富大宋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业产量。

双舰分赴新加坡与马六甲,柳德柱站在船头,望着远方,心中暗暗誓:“我柳氏一族,定要在这南洋闯出一片天地!

此牌再现时,当为汉家商埠!”

他命人将柳氏族徽铁牌埋入登陆的礁石之中,仿佛是在向这片土地宣告,大宋的商业力量即将在这里扎根生长。

宣和七年三月,小山港收到了一份密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密报中写道:“岳飞、张猛、赵虎领幽州防务,奈何童贯那老贼克扣军饷,士卒们只能食那麸糠,军心不稳呐!”

陈太初得知此事后,心中大怒。

他深知幽州乃大宋北疆之门户,若幽州有失,大宋危矣。

他连夜打开军械库,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物资,心中已有了计划。

他命人准备了三百辆偏厢车,在车内暗藏夹层粮袋,每车装米千斤,这是为了缓解幽州士卒的饥饿之苦。

车轴中空,填满了硫金火药,这是他为金兵准备的一份“大礼”

车的铁皮覆面,绘着金刚经,伪作佛车,以便顺利通过童贯的税卡。

车队扮成商旅的模样,缓缓北上。

当他们经过童贯的税卡时,税吏掀开帘子,见车内皆是经卷,便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放行!”

陈太初站在港口,望着远去的车队,心中默默祈祷:“愿此去能解幽州之困,助岳飞一臂之力!”

宣和六年六月,李俊的船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旧金山。

与王大郎与王伦会合。

当初在此的几十亲族,以及百十人童贯密探叛军,看到宋船终至,无不欢喜雀跃。

李俊见过王伦,并把王伦的家眷全部请出来,双方无不喜极而泣。

这方面咱们暂且不表。

宣和七年正月,琉球传来了喜讯。

门舰炮试射成功,炮身铭着“靖海”

篆文。

这标志着琉球的火器制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王铁柱看着那威力巨大的舰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