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正常,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所好,杨业膝下七子一女,性格、秉性各有不同,但却都做到了忠君爱国,他们固然也是为了杨家的门风,也不能否认这一门忠烈。
能够将自家这么多子女教育成这样,杨业和佘太君自然是有些本事的,真正做到了虎父无犬子,杨志虽然与他们隔了好几代,可到底是自家人,以杨家的教育方式,如此安排也是理所当然的,没有直接将杨志扔进先锋营,不过是因为龙武卫没有这样的编制而已,若不然杨志就要与一群囚徒、罪兵并肩作战了。
杨家的事情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被锦衣卫汇报上来,当做了叶白茶余饭后的一个小乐子而已,偶尔关注一下也就过了,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即将到来的大战方面。
天庸营,名义上是一个营的编制,但实际上叶白是准备向着杨家军的方向展的,不过因为之前天庸关没有战事,蜀国正在舔舐伤口的缘故,只是将天庸营编到了4万人规模而已,距离杨家军还差得有些远。
即将开始的战争,除了杨家将主动请战的缘故之外,叶白也是想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趁机立下更多功劳,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扩编。
而且康宁郡、西兴郡入手,天庸关的重要性也就大打折扣,不需要再驻扎重兵,天庸营的番号也就有些名不副实,被取缔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两万天庸营在杨门女将的统率下驻防天庸关,保证大军的后路,佘太君亲自坐镇,还加上了一个杨六郎,杨业亲自带着杨家六子随军出征,归叶白直接统率,没有编入岳飞的右军麾下。
化整为零,分散而来的右军10余万部队,仅仅只比叶白晚了不到三天时间,就顺利抵达了天庸关,在关外扎下大营,周边区域早就被杨延昭亲自领兵完全封锁,任何势力的眼线和探子都进不来,消息自然也就不会被泄露出去。
大军聚齐,兵马、粮草都已经准备就绪,田文康征召的民夫也已经抵达了天庸关外,只是一直好吃好喝地供着,却没有让他们开始修葺和加固天庸关,搞得民夫们莫名其妙。
在天庸关的军营中,右军将领、杨家的将领们齐聚一堂,以岳飞为的南宋将领们,哪怕官位要更加高一些,可依旧对杨家将保持着足够的尊敬,尤其是佘太君,得到的敬意还要更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