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大军的军心、士气,若是因此导致前线大军崩溃,那才是最可怕的。
没有费太多力气,关乎郑国生死存亡的事情,朝堂上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再次从留守的府军之中抽调了两万兵马,准备第二次剿匪。
留守郑国境内的府军总共才不到7万人,被薛仁贵一口吃掉了1万兵马,如今再调集了2万兵马,仅仅只剩下了3万多兵马,已经无法驻守那么多的城池了。
很多县城之中,仅仅只有百余名府军士卒驻扎,也就够守护城门的,城内的治安巡逻统统交给了地方官府的巡检司。
巡检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算是武装力量,配备了武器,有些地方还配备了皮甲,面对普通老百姓那是碾压,可到底不是正规的职业军人。
缺乏相应的操练,连战阵什么的都不懂,只会单打独斗,上了战场连府军都打不过,更别提与卫军相提并论了,可想而知,这些城池的防御到底有多么薄弱。
府军部队是分散驻扎的,要召集两万兵马,需要从多座城池调兵,集合起来可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相应的情报也是无法做到保密。
这一次,甚至都不需要毛遂从那些被收买的郑国大臣们口中打探消息了,以锦衣卫的情报搜集能力,就足够打探到各路府军的情报,传递到薛仁贵手中。
收到情报的薛仁贵,马上就开始考虑起了应对之策,还是那句话,要击败这2万郑国府军,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是会暴露自家实力而已,不利于下一步的计划。
既要取胜,又要隐藏实力,这可就有些考验薛仁贵的能力和智谋了。
这等时候,锦衣卫源源不断送来的各种情报,倒是帮了薛仁贵大忙,在将每一份情报都详细阅览一遍之后,一个较为合适的作战计划就在薛仁贵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从各个城池抽调而来的府军要汇聚到一起,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被上面催得太急的情况下,负责领兵的府军将领,索性下令分路进军。
2万兵马直接分兵三路,各城调动而来的府军部队就近汇合,组成更大规模的军队,随后各自进军,如此一来,倒是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使得府军的效率提升了一大截。
然而,浩浩荡荡进军的府军部队,才走过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