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五叔,方家说他们家大郎的流水席定在本月二十九,他们还给了请柬。”
方家给了四个请柬。
除了沈淮家,还有大房、二房、四房的。
其他远亲就没叫。
“那三郎的流水席就定在下个月初六吧。”
日子定下来之后,沈家立马写请柬,安排人送。
前前后后,忙了三天才把请柬完。
像谢道珩这样的恩师,得沈淮亲自上门送请柬才显得心城,谁知谢知县非常忙碌,师徒二人没说两句就被人急匆匆的叫走了。
沈淮:“……”
县衙什么时候这么忙了?
沈淮沉默了良久,才转身去方家和林家。
沈大姑很稀罕沈淮这个举人侄子,拉着人聊了好久,要不是看见沈淮手中还有许多请柬要送,她还想把人留下来用饭呢。
等沈淮通知完县城的同窗,回到江湾畔时太阳已经落山。
吃晚饭的时候,谢护卫来了。
“公子,大人让我过来问你,是否愿意去国子监?”
沈淮不答反问,“老师有意让我进国子监?”
“大人只是叫我来询问公子,至于其他的,大人没说,不过……”
谢护卫犹豫了一会才开口,“预计下月中旬,大人便要启程回京了。”
沈淮心里咯噔了一下,“老师是正常调职还是有其他事情?”
县官上任期间,是不能离岗的。
老师回京,要么调职,要么家里有大事生。
“公子别紧张,大人是调职回京,这几天正在跟新县令做交接,顺利的话,下月初十就能出。”
是正常调职就好。
沈淮松了一口气,然后道贺,“恭喜老师升迁。”
“升迁?”
谢护卫笑了一下,“应该不算吧!”
“听谢护卫的意思,老师没来青萍之前,身居要职?”
“公子进京了自会知晓,我的话已经带到,公子好好考虑。”
谢护卫走了。
沈淮也开始思考。
国子监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高地,这里有最好的夫子,最丰富的藏书,这里天才汇聚,这里的学生,背景都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