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沈家吃了将近一个时辰。
饭后,沈七刀和沈继业还有赵三斤先回客栈,沈淮则带着谢知微、黄氏林氏、沈杏几人去逛街买东西。
林氏和黄氏只看个新鲜,不买。
倒是谢知微和沈杏买了不少新鲜小玩意。
沈淮跟在身后,负责给钱。
逛了一圈,几人累了才打道回客栈。
第二天,沈淮跟家人一起吃了午饭,才往青阳郡去。
这次,黄氏依旧不舍,却没再抱人不放。
因为她知道,停留一天,已是任性。
若过期限未能到任,后果是很严重的。
黄氏舍不得儿子,但也知晓轻重。
“上车吧。”
沈继业扯了扯黄氏的衣袖,“待儿媳有了身孕,你再去青阳找三郎也不迟。”
黄氏立马精神。
仿佛她的宝贝孙子孙女已经在谢知微腹中了一样。
高高兴兴的上了马车。
沈继业“……”
年纪越大,越要哄着。
沈杏默默地看着,没说话。
赵三斤呢,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一招。
女子就是要哄着。
马车继续前行。
两天之后,进入洞庭湖。
这里有闻名于天下的岳阳楼,游览圣地洞庭湖。
岳阳楼从前朝开始,便已家喻户晓。
洞庭湖更是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无数不朽诗篇。
在前朝,岳阳楼因洞庭湖的盛名而受人关注,洞庭湖也因岳阳楼和文人墨客的诗显为传奇。
两者相互成就,这才构建了岳阳楼和洞庭湖今日之地位。
沈淮和谢知微一同登上岳阳楼观景,然后乘船横渡洞庭湖,进入沅江,再逆沅江而上。
这里,需要逆水行船几百里,比较辛苦。
沈淮打小身体素质好,不管是长途乘坐马车还是长途坐船,他都不会晕车晕船,反倒是谢知微,兴奋于洞庭湖的风光没多久,便开始晕船了。
足足吐了三天,后面才慢慢适应。
当船只进入黔中地界的时候,已是二月下旬了。
这时候,还春寒料峭的。
不过山坡、田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