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就是圣旨。
皇上这是给了宁远恒便宜行事的权利。
“陛下,如此一来,这江州的官员可都是宁远恒的心腹了。
陛下就不怕……”
保荣点到即止。
“你再传我的旨意。
大将军宁海,直方庄重,夙怀忠勇,往抚边陲,尽心有功,特授太子太傅,进封侯爵。
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让宁海回京接旨。”
“奴婢遵旨!”
“伴君如伴虎啊!”
保荣走出启华殿,心中暗叹了一口气。
他清楚,这道旨意看似是对宁家的荣宠,其实是将宁海控制在了京城中,成了“人质”
。
宁远恒在江州,老老实实听皇帝的话还好,若是稍有“不轨”
,那就是宁家灭顶之灾。
荣保走后,成武帝又展开了先前的那本奏折,严肃的神情重又回到了脸上。
这是几名御史联名上的折子,参的是太子的老师,鸿胪寺卿李静之。
成武帝已经听说了,厉王的信使来了京城,并带给李静之一封信。
信的内容不用他去派人探听,因为信使早就宣扬得京城人人皆知了。
信里说的就是厉王找到了李静之丢失的女儿,不日就将李小姐送至京城,令父女团聚。
“这帮御史!”
成武帝低低说了一句,语气中有不满之意。
李静之现在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隐隐有越杜太师之势。
很多人巴结都巴结不上。
他清楚这帮御史为何要弹劾李静之。
朝中人心里都清楚,厉王是当今皇帝心里的忌讳。
即使你什么错也没有,只要和厉王沾上一点边,也是犯了皇帝的忌。
厉王给李静之写信,虽然事不大,但这帮朝臣的心内也在猜测皇帝的心思。
别人可以站在一旁旁观,可御史们不行,他们的职责在那里。
若是此事触动了皇帝的心头忌,这帮御史们却装聋作哑,事后,皇帝必会找他们的麻烦。
他们宁可得罪李静之,也不能不有所动作。
所以,干脆几人联名上折,有事大家一起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