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晋楚城濮大战5(2 / 3)

p>只要你服了,我赢了,那就行了。

在要让你服的过程中,战争不得出现阴谋诡计,大家都要堂堂正正的,以男子汉的形象展现在战场上。

如果把两国的战争当成是两个人的战争,那便是我们所熟悉的西方那种“决斗”

情景。

但城濮之战以后,人们开始琢磨战争到底是什么来。

战争的目的是第一位的,而过程是服务服从于战争目的的。

战争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赢得战争,那只要能够有利于赢得战争,一切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在城濮之战中,晋军主帅先轸使用了哪些为取胜服务的手段呢?

先是外交手段,达到联合秦、齐等国,并让秦、齐加入到晋军中来的目的,从而在军事实力上对楚军实现反。

再是心理手段。

楚军主将成得臣易被激怒,于是便不断来刺激你成得臣,使成得臣这位本是智勇双全的楚国名将在判断上出现差错。

然后是战术手段,讲难听一点是阴谋诡计。

先是退避三舍迷惑楚军,让楚军认为晋军怯战而心生骄气。

在战场上,未擂鼓便直接冲锋,这叫先制人。

战马蒙虎皮,示弱诱敌,战车后拖树枝装溃逃,山丘后排伏兵,中军分兵合围楚左军,部署秦齐军队直接抄楚营等等,无一不是严重违反战礼的阴谋诡计。

但正是这样的阴谋诡计,直接导致了楚军的溃败,使晋军取得了一场全面击败当时第一军事强国楚国的大胜利!

有人说,楚宋泓水之役楚国也曾经使用过阴谋诡计,当时楚军主帅成得臣刚渡过泓水便直接向宋军起了冲锋,将宋军击溃,取得胜利。

是的,如果楚国此后一直按这种思路去打仗,即重战争目的而轻战争过程,不再死守战礼,那城濮之战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但楚军不但没有好好去总结自己得胜的原因,反而太渴求融入所谓的中原礼仪,遵从这些个战争礼仪,结果败得很惨。

晋国在城濮大战中,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运用上,都远胜于楚国。

这样的打法,晋国不胜楚国不败才怪哩。

晋国自取得了城濮之战胜利后,便坚定地贯彻了“一切以战胜敌人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