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离开晋国整整19年了!
一行人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向着楚国行进。
北风刺骨,冰天雪地,好不容易到达了郑国的都城新郑。
在宋国享受高规格接待后,重耳认为在郑国也会有同样的礼遇,毕竟郑国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
但令重耳等人没想到的是,郑国国君郑文公偏偏有自己的想法:不待见!
在郑文公看来,重耳逆父叛国,逃亡在外,不忠不孝,实乃不肖之人,郑国人不屑接纳。
郑文公打心底里就看不起重耳,你重耳本可继位,却胆小如鼠不敢回国,结果丧失了机会。
一个连机会都把握不住的人,以后有个屁作为。
况且,如果郑国礼遇重耳,晋国肯定不高兴,郑国说不定便会被晋国征讨,这实在是一件不值得的事。
于是,郑文公直接让当时又冷又饿又困的重耳一行人吃了一个闭门羹。
郑文公不待见重耳,为后来的郑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但我们如果站在当时郑文公的角度去看该不该接纳重耳,也许要说郑文公所为其实是对的。
因为当时的郑国,已经不再是郑庄公时代的郑国了。
郑庄公时代的郑国,那可是诸侯中的一霸权主义,谁敢惹郑国,谁就倒霉,甚至连周天子派王军来也一样打你。
所以甚至后来伟人都说:郑庄公这个人很厉害。
时代的车轮滚了几代,到郑文公时代,郑国已然是春秋一个二流国家了。
受中原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影响,郑国被夹在大国中间,要生存下去,确实是需要一些政治智慧的。
既然自己没有实力当大哥,那便当一个优秀的小弟吧。
于是,在齐国强大时,郑国便依附齐国。
楚国强大时,便依附楚国。
晋国强大时,便依附晋国。
郑国,成了春秋史上最有名的墙头草,国家信义?不需要!
逞强争霸?没必要!
我就是我,墙上小草随风倒,坚强的一棵墙头草!
但要做一棵合格的墙头草,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时势是在变化着的,春秋没有永远的霸主,东南西北风也是在轮换着的。
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