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鲁杞的争地风波(2 / 3)

对周礼是太了解了。

在他看来,哪怕是自己的国君来了,也不敢享用这样的规格。

季孙宿坐不下去了,他干脆起身就走出了宴会厅。

韩起见状急了,忙追了出来,问何故。

季孙宿无奈道:“元帅啊,我们小国侍奉你们大国,只要你们大国能够满意,对小国不加惩罚,这完全足够了。

我只是一个小国的大夫,怎么敢要求有额外的赏赐呢?今天晋侯如此礼遇于宿这个小国大夫,已经越了顶格规制,我哪能不惶恐呢?

如果我接受这样的加菜,那便是助长了晋侯的非礼。

这是我的罪过,我哪能不逃避呢?”

韩起愕然,心道这不就是加几个菜的小事么,怎么到了你鲁国人那里便成了天大的罪过了?

韩起只好陪着笑脸道:“大夫多心了,这只是说明寡君欣赏大夫,对大夫的一片心意而已,大夫何故推辞呢?”

季孙宿正色道:“这样的心意,恐怕连寡君都不敢接受。

我这样侍奉寡君的臣子,如果不撤去所加的菜,按我可以享受的规制来,那这个宴会我是万万不敢参加的。”

正所谓天下礼仪尽出鲁国,晋平公无奈,只好吩咐撤去加菜,按季孙宿的要求,重新安排菜肴。

看来,晋国和鲁国关系铁得很了。

这次招待季孙宿后,晋平公认为鲁国人讲礼,对季孙宿予以重赏。

鲁国人很高兴,但他们没料到的是,与莒国的关系,与晋国利益无关。

但只要是涉及到晋国的利益,晋国人翻脸那是分分钟的事。

如果说晋国对莒国的水深火热根本不加关心,是因为鲁国人对晋国太忠心了缘故,那对同样与鲁国有领土纠纷的杞国,晋国的态度便完全不一样了。

理由也很直接,因为杞国与晋国是姻亲关系,而且这个关系特别铁!

晋平公的母亲正是晋悼公夫人悼姒,晋平公身上流着一半杞国的血!

公元前535年,杞国向晋国告状,说鲁国人强占了杞国的成邑。

晋平公一听自己的外公家受到了欺负,顿时火大了,命令鲁国立即归还。

但这样的边界纠纷,大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你晋国出面干涉是有违礼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