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知道,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刻,是在想着自己即将当上晋国的卿大夫,还是未能中兴魏氏家族感到无比的遗憾?
由于楚共王的意外受伤,而且是重伤,本来胶着的双方混战场面一下子便生了变化。
楚军那边少了楚共王的亲自擂鼓和冲锋陷阵,士气明显低落了下来。
晋军这边,将士们已知楚王受伤,顿时士气大涨。
再加上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晋军将士们排山倒海般地向楚军阵地压来。
楚军终于挡不住了。
先挡不住的是郑军。
郑成公虽然亲自擂鼓作战,郑军也虽然是勇猛顽强,但敌我态势已然生变化,而且晋军貌似就专挑郑军打。
郑军终于败了。
郑军一败,楚军也败了。
不过,不是溃败那种级别。
楚军中军统帅、大司马公子侧见楚共王受伤,立即命令卫兵保护楚共王撤出战场,回楚营疗伤。
然后,公子侧指挥中军有序撤退。
公子侧撤退中,布置了数道阻击,尤其是将潘党和养由基这两大神箭手的作用完全挥了出来,两人一左一右,箭无虚。
晋军死伤惨重,不敢轻易压上来。
楚军终于撤回了军营,这一战,楚军算是败了,但只小败。
两军各伤亡千余人,晋军折损大将魏锜,楚军折损了楚共王的一只眼睛。
战争尚未结束,历史上的晋楚第三次大规模正面交锋,按理说也不应该就这样结束,毕竟这关系到谁胜谁将夺得中原诸侯联盟盟主之位。
楚共王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虽眼睛瞎了一只,可谓是身受重伤。
但他回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宣布了这道命令:
楚国的将士们,继续整军备战,明天随不谷与晋军决一死战!
是的,楚共王绝对不允许自己在任期将父亲楚庄王留下的大好国际形势给毁了!
此战,关系到楚国的颜面,关系到楚国的前途,关系到自己今后将留下一个什么样的谥号!
晋军的细作将楚军积极备战的情况报告给了晋厉公,晋厉公倒吸了一口凉气:楚王疯了么?他受那么重的伤,怎么还要死磕?
整个晋营一片躁动:楚军强悍,哀兵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