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赵武救了叔孙豹(3 / 4)

死又有何憾呢?”

说罢,叔孙豹撕下一片衣服上的帛布,递给乐王鲋派来的人,冷冷道:“腰带太窄了,还是这片帛布有点用。

拿去吧。”

乐王鲋拿着叔孙豹送的这片帛布,气不打一处来,他立即求见赵武,要求赵武立即追究鲁国责任,与楚国达成共识,先杀了叔孙豹。

赵武冷冷看了看乐王鲋,道:“叔孙豹作为鲁国执政上卿,面临祸患而不忘记国家,谓忠。

虽有危难而不放弃职守,是信。

为国家利益而不惜一死,是贞。

言语能以忠信贞为体,是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忠信贞义的人,难道可以被诛杀吗?善人在患,弗救不祥;恶人在位,不去亦不祥!

你不要再说了,叔孙豹非但不能杀,老夫还一定要救他!”

赵武理也不理乐王鲋,专程会见了楚国令尹熊围,苦口婆心对熊围道:

“令尹,鲁国虽然有罪,但代表鲁国参会的叔孙豹不避祸难,既不逃亡,又不求情,甘愿一死以殉盟约。

您拘捕了他,他敬畏楚国的威严,选择从容赴死,这是高义。

令尹何不赦免叔孙豹,以此来勉励您的属下呢?

如果贵国的官吏们在国内不避困难,在国外不逃避祸难,这就是贤者。

有贤者为官,贵国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忧虑之所以产生,就是有困难而不能治理、祸难来了而不顶住。

如果我们不让贤者安心,那就没人会追随我们。

叔孙豹正是这样的贤者,因此我请求令尹赦免他,以此安定其他的贤者。

如果令尹不因鲁国有罪而讨伐,并且赞扬鲁国的贤者,我相信天下诸侯都会心悦诚服归顺贵国。

再说,鲁国为什么会讨伐莒国,这事现在还说不清楚。

两国是邻国,邻国之间难免会有纠纷。

边境城邑,在此乱世中,疆域哪有定主?就算是在以前,国与国之间划定疆界,设置官员,树立界碑,制作法令,邻国之间的纠纷也一直存在。

作为盟主,我们不能过问国与国之间的具体纠纷。

虽说弭兵盟约,各国不得相互讨伐,但边境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