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场轰隆隆的战鼓声中,原本一脸严肃的晋国上军将赵鞅,突然想笑。
当然,对诸侯会盟这一套相当熟悉的赵鞅并没有笑出声来,而是强忍住了。
赵鞅真的是强忍着笑,晋定公也察觉到了,诧异中,晋定公顺着赵鞅的目光,立即明白了赵鞅为何笑。
原来,吴王夫差居然戴了顶帽子!
按吴国人的习惯,吴国人往往剪着短,不戴帽子。
对中原人而言,吴国人戴上帽子,如同看惯了某国浪人的模样,突然见某国浪人戴了顶帽子,定然会觉得很好笑。
而此时,吴王夫差居然戴了帽子!
虽然史料未曾记载吴王夫差是否戴了一顶绿色的帽子,或者因为把帽子戴歪了,导致赵鞅忍俊不禁。
但对夫差来讲,戴上帽子,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将吴国雄兵带至黄池,这是南方诸侯北上争霸所达的最北之处,夫差已经创造了历史。
黄池,已经属于真正的中原了。
既然到了中原,那还不讲点中原的礼仪?
传统的吴国人、越国人以及三夷、江淮不少小国,都不戴帽子。
大家都很自觉,把自己归类到东夷。
东夷,南蛮,北狄,西戎,这是中原诸侯对周边各少数民族部落的贬称。
楚国就曾经放言:吾,蛮夷也。
吴国也曾经放言:吾,东夷也。
这语气,相当现代的一句话:我是流氓,我怕谁?
正因为不怕,所以楚国也好,吴国也好,越国也好,还有许多蛮夷部落领也好,个个称王!
当然,这些个王都是自己任命的,周天子不会承认,传统列国诸侯更不会承认。
吴王,那只是吴国人自己在讲讲而已。
到了中原,人家就叫你吴子。
当然,这不是儿子的子,而是子爵的子。
称霸列国诸侯,成为列国诸侯联盟盟主,且要得到周天子的敕封,那你还敢称王?
或者说,你还敢不按周礼的规矩行事?
吴王夫差坚信自己将成为新的诸侯联盟盟主,那当然就需要周礼。
于是,从来不戴帽子的吴王夫差,此时需要一顶帽子了。
当然,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