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二来是示好。
现在晋国给予无终国的礼待,让这位北狄无终国君非常感动。
是啊,时代不一样了,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长期与华夏各族相融,有许多已经是完全融入了中原诸侯。
史料也许记载了大量的戎狄侵犯华夏之事,但大量的没被记录的,则是华夏与各族的友好相处、互相融合。
前面我们说过,有的戎狄部落,本偏隅一方,但被秦、晋等国迁至中原,慢慢习惯了中原的生活及各种礼仪。
当然,一开始还有史料记载这些部落民族奇特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礼仪,评价他们为“非礼”
、“野蛮”
。
随着历史的展,他们也慢慢接受了中原文化。
于是这些被中原人看来所谓非礼的野蛮的言行举止习俗慢慢改变,此后被记录于史料的越来越少。
这便是戎狄融入华夏。
当然,由于中原的战乱不断,许多小国无奈大国争雄和吞并。
有的灭亡,有的被迫迁移至所谓夷蛮戎狄居住生活的地方。
如曾经的骊戎部落,本就是姬姓,也许原本便是正统华夏民族,结果成了戎狄。
这样的部落有很多,估计与晋国一直结盟的姜戎部落便是如此。
还有吴国,原本是正宗姬姓诸侯,但流落到东夷一带,最后连自己都认为“吾,蛮夷也”
。
戎狄蛮夷,中原华夏,其实又有什么明确的区分地带呢?无非是大周王朝这样的统治者承认不承认罢了。
春秋到了这个时候,对那些雄才大略的如晋悼公这样的诸侯国君来讲,礼仪文化,面子工程,哪有国土扩展、人民归附来得重要?
相比以前只经营一个城邑,此时的春秋列国,已经将边界看得越来越重了!
从而,国界的问题也慢慢被重视!
而这一切,貌似便是从晋悼公时代慢慢开始并展起来。
为何要攘夷?夷来归附,就是实力的增强!
晋悼公听从魏绛建议,从一个无终国着手,在无终国这样有着一定代表意义的戎狄主动前来求和时,直接与之歃血定盟。
魏绛,这位魏氏家族的娇娇者,主持了这次与无终国的结盟仪式,宣布了晋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