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鲁昭公凄惨落幕(1 / 3)

扈地会议,卫国和宋国强烈要求晋国能够出面送鲁昭公回鲁国。

毕竟,鲁昭公被迫流亡国外,这使诸侯国君的君权受到了严重挑战。

你鲁国可以这样,那以后列国诸侯是不是都可以这样了?卿大夫就可以随意驱逐自己的国君?

但是,卫国人和宋国人都没考虑到的是,晋国本就是一个不把国君当根葱的国家!

更何况,晋国虽然是诸侯联盟盟主,但这个盟主已经当成了以一切是否利于晋国为全部工作的出点和落脚点!

而且,是否有利晋国又在六卿把控下,变成是否有利于六卿的家族利益!

是啊,你鲁侯回不回不去,关我晋国什么事?

现在,由老子范鞅来负责这个事,那便变成了关我范氏家族有什么事?

有关的事来了!

鲁国三桓听说鲁昭公到了晋国,当然不敢怠慢。

他们又祭出了大杀招!

这一次,是由季氏家族出面,给了范鞅厚厚一笔财富,希望范鞅不要支持鲁昭公。

这不就结了么?

送你鲁侯回去,我范鞅得不到什么好处。

现在不送你回去,我范鞅可以得到这么大一笔财富,那还送你回去做什么?

范鞅严肃对卫国人和宋国人道:“鲁国的事,本就是鲁国内部事务,没有特殊情况,我们是不好去干涉的。”

“事情非常清楚,季氏本就没有错,却遭到国君鲁侯的攻打。

当时他甚至自请处分,包括愿意坐牢、流亡。

但鲁侯都不同意,搞得不把季氏杀了不行的地步。”

“人家季氏只能反抗啊,结果鲁侯被打败了,逃亡去了齐国。

鲁侯为什么能败?不得人心啊,你们想想,如果鲁侯是正义的,那他怎么可能失败?”

“但事实呢?当季氏反抗时,孟氏、叔氏等各大家族以及鲁国各公卿大夫们都在支持他。”

“正是因为鲁侯不得人心,所以,齐国出面帮助鲁侯也不能成功。

你们看,齐国对鲁国都出兵讨伐,本来象齐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屈屈鲁国怎么可能是对手?”

“但结果呢?鲁国上下正是凭着维护正义、扞卫国家的决心,同仇敌忾,齐国干涉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