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抱起沁柔往塌上走,安抚道:“太医来瞧瞧也不打紧,身子好不好也不妨碍,身子好,就当叫太医来请一个平安脉了。”
百利而无一害。
这种事,还需要做决定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
后宫里那么多女人,谁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她不太想把恩宠展示于人前,就是不想她们嫉恨增多,使绊子、暗处出手害人。
她懒得搭理,也不想去费心思。
能免则免!
“皇上忘了,皇后娘娘恩典,才进入冬月里,就特地宣召了太医来替后宫众妃嫔请脉,这才过去了多久。”
沁柔提醒了一句。
皇后贤惠,尤其是这种有事实、有证据的贤惠,沁柔当然也不会刻意规避。
皇后才是正统。
她与皇帝是名正言顺的夫妻。
就是她做些什么,扞卫自己的权位,那也不奇怪,毕竟人皆有私。
但不得不说,沁柔不能确定皇后私下如何,但面上,却是做得极好的。
至少她承宠这么久,虽然有些糟心,但也没有太过糟心。
况且,说起太医来,就说沁柔进宫来,都瞧了几次太医了。
所以沁柔觉得没必要兴师动众。
又看不出结果来,且,不知怎的,沁柔今日忽地有些排斥太医。
并不太想太医来替她诊脉。
“皇后贤惠,”
康熙帝虽然遗忘了,但不过一点的提醒,皇帝也记起来了。
“无妨,平安脉,太医来瞧一瞧,身子没有异常,也就不必吃药!”
皇帝还是明白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倘若身子好,他也不会强压着她吃药!
眼瞧着帝王与庶妃皆过来了,一旁伺候的几个小太监,赶紧过来,极有眼色地把火炉抬到了贵妃塌前。
“皇上这乾清宫的奴才调教得真好!”
沁柔感叹道。
就这眼力见儿,用心劲儿,他们不上都没道理。
两个小太监再是蠢,也能听出来庶妃在夸他们。
放下了炉子,这纳喇庶妃真是个好性子。
关键夸得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