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送货的小伙计一样,满满的一三轮东西,为什么不年前送,问就是忙,没时间。
整头的猪、羊,一筐鱼,两麻袋白面,六箱二锅头,光点心就八盒,其它杂七杂八就不算了,还送了师傅师娘一人一件军大衣,这穿出去可别皮袍子扎眼。
直接给师父那脸抬得,在场有一个算一个,哪个徒弟别的了?其他师父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收徒弟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撑门面吗,关键在摔跤这块熊光明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初二到了老丈人那里就不用卷了,去年给彪哥卷自闭了,今年熊光明9点才到的,给美珠气坏了,早上6点就被喊起来等着了,谁知道熊光明9点才到,直接小拳拳捶你胸口。
过完年刚上班,就被通知苏联老大哥援助的机器都到了,手上没活的都过去帮忙卸车,锻工车间和翻砂车间都是主力,谁叫这帮人有劲呢。
为了这批机器各个厂子那是拼了老命的争取,最后花落轧钢厂,苏联人过来溜达了一圈当时就震惊了,这管理模式,这理念,比他们还先进。
有的厂房虽然看上去旧,但里面安排的井井有条,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安排,但依然觉得不明觉厉。
整体转下来之后当即拍板,剩下没转到的厂子也不打算再去了,想打听打听怎么规划的又不好意思,反正苏联人憋得挺难受,既然不问,厂长书记自然也不会卖弄。
现在那套精益理论上面非常重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厂里时不时就有兄弟单位过来学习,类似轧钢厂一类的厂子都是直接照搬,连规章都抄走回去琢磨去。
能让苏联老大哥无脑夸赞的那肯定就是好的,现在正是蜜月期,大哥都夸好的那肯定是好东西,准没错。
来了六个工程师负责新机器的培训,因为针对不同的工种也不在一个车间,翻译不够用了,虽然厂里也有会俄语的,写写画画还凑合,实在不行翻字典找人问都行,实时翻译那就不行了。
轧钢厂向上级打报告之后,绕了几道弯,最后不知道怎么把杰公子和他两个小弟给派来了。
。
。
。
熊光明正带着人吭哧吭哧卸机器呢,就感觉好像有人看自己,好奇的扭头一看,这不是我杰公子吗,哼哈二将还在旁边笑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