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家里有亲戚,也都是穷亲戚,以前的老朋友老同事不少都跟着光头南下了,借了一圈也没借到多少钱。
找以前的学生借?老头又张不开嘴,关键天南海北的联系方式也没几个。
没招了,找大哥借吧,从57年给大哥写过最后一封信之后,就没收到回信,接连忙乎婆婆跟公公的事她也没多想,这次借机会干脆过来看看大哥吧,也好年没见了。
到了南锣这边一看,这院里怎么住了这么多人?
跟周围邻居一打听,大哥57年得急症人没了,然后她嫂子卖了家产带着侄子侄女去外地投奔亲戚了。
你想去哪投奔谁她管不着,但得跟她说一声吧,这俩孩子可是她王家的人。
去街道打听,就查到去的广州,这哪找去。
坐在屋里就抹上眼泪了,最近这些日子街道遇到不少这种情况,也习以为常,做一边哭去吧,哭完了就好了。
王主任打这边过一看这女同志,气质,长相,方方面面的,那没挑了!
还拿着箱子,包的,一看就是来寻亲的,从穿着打扮上看就知道这不是一般百姓家的。
过去问问吧,一聊家里没男人了?
她突然想起来何大清的事了,其实自己也后悔收了何大清的礼,哪找那么合适的去呀。
这不正好吗,八成也看不上何大清,正好堵何大清的嘴,你不好色吗,给你介绍个年轻漂亮的,还是中学老师,这条件哪找去?没看上你那可就不管了,别说主任我不上心。
王主任就跟王令仪说,找你嫂子不能急在一时的,你公公那边怎么办?
一说这个立马哭的跟泪人一样,又安抚了一会说:“你男人为国捐躯了,现在国家也鼓励再嫁,你没考虑过?这不还能减轻家里负担。”
王令仪是受过民国教育的知识女性,思想没那么闭塞。
而且公公虽然为人死板,但并不封建,也劝她再嫁,不过孩子得留在他们老两口身边,他也能好好培养。
一是舍不得孩子,二是真没遇见看对眼的人。
跟王主任又聊了会儿,王主任说你这是真遇到难处了,我想帮你也没办法,顶多帮你买张车票。
这样,我管的这片有一个北京饭店的大厨,丧偶多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