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桑母又不高兴了(1 / 4)

对于老陈的事,熊光明表示这种新官上任不得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展展自己势力吗?不用考虑对错,领导想找下面人毛病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这都是正常操作了,换了谁都是,最起码以后的工作能更好的开展呀,只要不捅大动脉,谁当领导不是当。

这都有日子了,怎么没动静呢?

老杨一拍大腿,说的就是啊,他这一阵跟打了鸡血一样,一阵没精打采扎在工程部带着人琢磨技术问题,光明你说这是咋回事啊?

熊光明也不知道,只好劝老杨,按部就班的走就行了,这刚多少日子,安排下面车间的人,多找找他麻烦,让他扎机器上就别动弹了,没功夫忙乎别的事!

到时候越来越忙,问题不就暴露出来了?可说不说的,老陈这人吧是个认真负责的,也懂技术,牵头解决了不少技术方面的问题。

老杨对他的业务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但仅限于认可,想争权夺利的话,老杨可不惜捅了自己的大动脉,老一辈的狠劲一上来敢跟你同归于尽。

厂里就这样慢慢平静了下来,老陈不是没想法,是真没精力,老杨一话,手底下那帮小弟就开始作妖了,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个事的,老陈打申请又要了10个大学生,上面直接砍了一半,现在哪哪都缺人,给你们分五个吧,就这还顶着莫大的压力呢。

他忙,易中海也忙,谁叫他技术大拿呢,苏联老大哥走的时候交给他不少技术资料和图纸,正常应该交给厂里的,结果易中海自己昧下来了,天天在家里研究。

有图纸跟技术资料就是不一样,连续攻坚了不少问题。

老陈一看,还得说人家是八级工呢,手头子硬就算了,理论也扎实,再辛苦辛苦,带带新来的大学生吧!

易中海对这种带徒弟的工作兴趣不大,又不是车间带徒弟还能多拿钱。

老陈直接分给了他三个,别人都是一带一,他一拖三。

然后易中海就成了厂里仅次于老陈最累的那个了,每天到家都得小十点,周末他要不加班,徒弟自己过来,偶尔来一趟还行,易中海也挺享受这种被邻居吹捧的感觉,刘海中是徒弟多,有大学生吗?

来了中午就别走了,师父管你们饭,还给什么票啊!

用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