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的师傅们为了早日学会这些机器,那是没日没夜的琢磨啊,熊光明有时候真挺佩服这个年代的人,真是以厂为家,关键厂里也把大家当作家人,那时候工人的待遇是真不错。
熊光明没想到易中海在这些师傅里面学的算是最快的那一拨的,看来易中海这脑子是好用,手上还有活,否则日后也成不了8级工。
有人说他是因为很多水平高的老师傅都去支援马兰项目了,厂里为了面子给他提上去的,这就是无稽之谈了。
这种事可不是硬提就能上去的,给你活你干不了说什么都白搭,既然你们厂有8级工,那上级就会派8级工的活,到时候干不了?明着弄虚作假欺骗上级,这个锅厂长都背不动。
但是近期最露脸的还得是刘海中,苏联人有一次见刘海中教徒弟,对他的方式方法很感兴趣。
简单来说就是刘海中一个步骤先做一遍,然后让这一帮小徒弟开始练,练熟了,接着下一步,依次往复。
谁哪步不合格,刘海中都记下来,然后整个工序顺一遍之后,分组再练。
差哪练哪,使劲练,他陪着你练。
别看老刘在家里很暴躁,在厂里那可是认真负责不苟言笑的好师傅,不仅耐心而且还细心,深的徒弟们的爱戴。
苏联人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但看工作内容还是很了解的,对他大加赞赏,夸他是一个人民的好师傅。
厂长知道后,第二天中午的大喇叭里还特意表扬了刘海中,据说还是许大茂写的稿。
老刘一高兴,一个月没打刘光天,主要是心气一足,天天拉着一帮新人徒弟加练,每天9点前都没到过家。
。
。
。
。
。
。
。
。
。
。
。
。
。
。
。
。
。
傻柱生了儿子何大清又双叒叕回来了,这趟回来何大清有点不打算走了,把雨水整到聋老太太那屋去何大清也有地方住,但是他舍不得自己一回来就把闺女轰走。
何大清一回来就张罗办酒席,实在是太高兴了,不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