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这些日子反倒过的不错,除了吃的差了点,别的都挺好,就当天晚上在拘留室关了一宿,第二天就转到派出所临时的小牢房里了。
(195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逮捕拘留条例》,明确规定了拘留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用于处理现行犯或重大犯罪嫌疑人。
这一条例标志着拘留制度在新中国的正式确立,并赋予公安机关依法执行拘留的权力。
因此,五十年代的北京已具备拘留所设置的法律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看守所主要用于羁押被逮捕或刑事拘留的人员,而拘留所则更侧重于行政拘留或短期羁押。
五十年代北京的部分看守所可能兼具拘留功能。
)
像贾张氏这种性质的,除非上纲上线,王主任铁了心的要办她,否则还不至于送到拘留所,都是在派出所关几天受受教育就出来了。
一进屋,已经有五个人了,贾张氏一看有俩还认识,其中最豪横的那个就是街道常年排名第二的孙钱氏。
3o多岁,天天打公公骂婆婆的,跟街道那些老派泼妇不是一个类型,孙钱氏属于新生代泼妇,出门吵架一言不合就动手,曾经一挑五姐妹,一战成名。
行事风格虽被一众老妇女所不耻,但又打不过。
贾张氏自认骂架没问题,就怕孙钱氏急眼了动手,这里面连跑都跑不了。
第二个马王氏也属于新生代,吵架时候把邻居脑袋砸了个窟窿缝了好几针。
还一个有小偷小摸的毛病,顺颗葱,拽头蒜,谁家晒得干豆角,属于屡教不改,抠门程度跟阎埠贵有一拼,只是阎埠贵都是当面占便宜,脸皮厚,不会偷拿东西而已。
另两个姐妹俩分了家里的钱都不赡养亲妈,俩人自己打起来了,还舔着脸到街道去评理,结果都被送进来受受教育。
孙钱氏一看认识啊,这不我至亲至爱的贾大姐吗,虽然没怎么打过交道,属于彼此都忌惮对方的存在,平时赶上了也扎堆聊会。
“呦这是谁呀!
这不我老姐姐吗,什么风把您给吹进来了,跟妹妹说说因为啥事啊。”
贾张氏一看,这几个人隐隐都以孙钱氏为尊,先看看情况老实点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