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聪明机智又伶俐(2 / 4)

/p>

五厂和教育局共同建校,前三届先从五厂招收学生,看看效果再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扩招,最后保证要有最少一半五厂的子弟。

文化课和理论课由教育局出人,实操课由五厂出人,工资五厂负责,最关键的校长是老杨。

就针对这点老杨死咬不撒嘴,要不我们自己玩,各厂的工程师又不是教不了理论,不稀罕你们的文凭,我们各厂自己认就行了,你们一边玩去。

这一下算是攥住教育局的脉门了,他们最怕的就是这几个厂子自己玩。

学校可不是想盖就盖的,想干出政绩可没那么容易。

最后老杨是校长,学校的教学主要由教育局委派的副校长管理,就是当初的老于,于处长。

可见当初组建培训部时候,教育局就已经在谋划了,好心安排老师就是没憋好屁!

轧钢厂也不是吃素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熊光明当时就给老杨出招:“既然咱们都负责工资了,那老师的关系是不是暂时挂在厂里?非必要不能调回,得双方同意,这样也是为了避免老师频繁调动工作影响教学质量。

而且厂里为了鼓励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会适当的一些补助。”

“嗯?挂在厂里咱们不是得多一笔资金投入吗?虽然工资由咱们结算,但人事关系可不单单就是这点工资啊,这上级部门能批准吗?”

“那得看您怎么说了,先把这批老师拐进来再说。

您跟上面讲,虽然是和教育局联合办校,但咱们厂始终是归工业部管。

只要这个资质一下来,所有手续都齐全了,那这个学校理应就归部里管了,那咱们这个学校就是工业部直属院校。

嘿嘿,这都是政绩!”

“接着说,然后呢,怎么把教育局踢出去?”

老杨递给熊光明一根烟并亲自点上,熊光明小装了一把受宠若惊,老杨很满意这种态度,不骄不躁,是个好同志。

“老师关系都到厂里了,到时候就说厂里没有合适的岗办理他们的关系,都给他们挂到部里去!

教育局怎么跟部里掰手腕?他们顶多占个名头,什么也插不上手!

等缺人的时候再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