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域这边有秦良玉、高颎和寇准帮忙稳定后方,中洲那边也不差。
狄仁杰、海瑞、薛向、洪皓、张昭同样能帮助他们稳定后方。
不过李承泽还是用新得到的气血之力,又派了几名名士过去。
崔浩、虞允文、张承业、耶律楚材和刘穆之。
崔浩是北魏统一北方的重要人物。
他出身清河崔氏,帮助拓跋焘统一北方,而后拓跋焘让崔浩和高允编写国史,书成之后,崔浩身死族灭。
当然,崔浩的死其实也与正统有关。
他出身清河崔氏,而拓跋焘是鲜卑贵族,他们绝不允许汉人豪门的快崛起,挑战他们的地位。
才导致了后来的国史之狱,汉人豪门遭到严重屠戮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几乎灭门。
北魏的汉化也延缓到了冯太后和北魏孝文帝才陆续进行。
崔浩的人品不算很好,朝中有人意见和他相左便诬陷残害,而且极度势利眼。
不过李承泽派去的这5人中,并不是,崔浩的地位是最高的,而是耶律楚材。
耶律楚才是成吉思汗的席谋士。
他有房杜之才,也有孔孟之仁,乃是少数民族的贤臣之一,当得起文正之名。
耶律楚才有效遏制了蒙古人的屠杀传统,没有他南宋地界就成草原了。
正因为耶律楚材的存在,让蒙元看起来真的像一个朝代,耶律楚材是萧何级别的。
不过因为他辅佐的是后期的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没赶上忽必烈显得名气稍逊一筹。
英魂塔将其评定为绝世名士。
铁木真也评价他为此为天赐我家,军国庶政都可以委托于他。
他执掌中原地区赋税事宜,设立州郡长官是军民分治,反对改汉地为牧场。
建立赋税制度,制定初步法令,积极恢复文治,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
虞允文可以说是暴走的书生,采石大捷为南宋续命百年。
完颜亮背叛盟约率领6o万大军南下,
正是一介书生的虞允文力挽狂澜。
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这是那位看到《续通鉴记事本末》时,被虞允文的事迹打动挥笔写下的。
唐末的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