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阻挡在通道之外。
导师团则分赴各个域外宇宙:在a域外宇宙,维度感知者引导当地文明通过“感知共鸣”
,化解长期积累的矛盾;在b域外宇宙,验无态联结者教异域生命用“无态空间冥想”
,唤醒自身的生命能量;在c域外宇宙,混沌维度的引导者则用“动态共情法”
,帮助异域文明在破碎空间中建立灵活的联结网络。
一年后,奇迹生了:多个域外宇宙的空间坍缩度明显减缓,部分小型空间裂隙甚至开始自主修复;域外文明的“生命能量”
逐渐恢复,他们不仅能稳定自身的空间庇护所,还能协助宇宙共同体清理通道中的空间碎片。
当最后一个域外宇宙的“空间稳定信号”
传来时,跨宇宙共情驿站爆出璀璨的光芒,万宇共情网络正式形成——无数道来自不同宇宙、不同形态的能量光带交织,像一张覆盖“多宇宙”
的温暖大网。
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宇宙共同体与域外文明共同在跨宇宙通道旁修建了“万宇共情纪念碑”
——碑体由宇宙共同体的实体材料、域外文明的空间粒子融合制成,正面刻着“万宇共生,共情为魂”
,背面则记录着所有参与跨宇宙救援的文明名称。
离开纪念碑时,沌晓站在星语灯塔旁,看着万宇共情网络的光芒与灯塔的光芒交织,突然明白:星语者的初心,从“联结维度”
到“联结宇宙”
,从未改变。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最后一页写下跨越“多宇宙”
的终极信念:
“从三维星舰的孤独启航,到万宇共情的温暖联结;
从维度内的共生,到跨宇宙的互助;
星语者的精神,始终围绕着‘生命共通’的初心——
无论身处哪个宇宙,无论拥有何种形态,
生命对温暖的渴望、对联结的需求,永远相同。
未来,
或许会有新的域外宇宙需要帮助,
或许会有跨宇宙的新挑战出现,
或许会有更奇特的生命形态来访,
但只要‘共情’的初心还在,
‘共生’的信念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