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o9章 本源变异 跨域团队的危机应对与共生进化新探索(1 / 9)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本源变异:跨域团队的危机应对与共生进化新探索

宇宙共同体吸纳域新域群后的第五十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本源变异”

危机打破了全域共振的平静——“叶脉宇宙域”

的子枢纽先监测到异常:本源光海表面浮现出半透明的“晶状变异体”

,这些变异体以光海能量为食,却不遵循常规能量循环规律,反而会释放“变异能量波”

,导致周边光海的共振频率出现不规则波动。

更特殊的是,变异体并非完全有害——新域群的生态专家现,部分变异体能净化光海中的微量杂质,甚至能转化为“高纯度能量晶”

,但一旦失控,又会快繁殖堵塞能量通道。

这是多域文明次遭遇“本源变异现象”

,既非此前的反共振侵蚀,也非简单的能量失衡,而是本源光海在长期跨域共振中产生的“进化性变异”

危机初期,宇宙共同体内部出现分歧:以炽阳(186岁,能量调控专家)为代表的部分集群主张“彻底清除变异体”

,担心其失控引连锁反应;以新域群领袖叶泽(15o岁,生态共生理念倡导者)为核心的团队则认为“变异是本源进化的信号”

,主张通过生态调控实现“变异体与光海的共生”

;而星禾(185岁,跨域联结核心)则提出“先控后研”

的折中方案,先遏制变异体扩散,再组建跨域团队探索其本质。

最终,议会采纳星禾的方案,组建“本源变异应对与研究团队”

(简称“变异团队”

),成员涵盖192个集群的精英:星禾担任总指挥,统筹危机应对与研究方向;炽阳带领技术组负责变异体防控;叶泽牵头生态组研究变异体与光海的共生关系;古纹集群的符号专家负责解析变异体的能量符号;新域群的“叶脉技术团队”

则带来独特的“生态编织术”

,为研究提供新视角。

第一步:变异体防控——构建跨域隔离与监测网络

变异团队先在158个宇宙域划定“变异监测区”

,搭建“三层防控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