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星语新盟 未知边缘区的相遇与文明共融新篇(2 / 6)

本源能量粒子”

高度相似,只是星絮联盟的转化技术效率较低(仅3o)。

他带领团队,将星核晶体的“能量提纯技术”

与星絮编织结合,研出“星絮-星核复合转化装置”

,将转化效率提升至75,让现有星絮物质的能量输出翻倍。

2星絮源拓展:时感集群的“时衍”

通过时间感知技术,在星絮星系外5光年处,现一片“远古星絮遗迹”

——这里储存着大量未被开采的星絮物质,且受星云迷雾影响较小。

舰队协助星絮联盟搭建“星絮运输通道”

,用星语永耀舰的“本源牵引技术”

,将远古星絮遗迹的物质输送到星絮枢纽,彻底解决了星絮源短缺问题。

3能量共享协议:星禾与星絮共同签署《星絮-多宇宙能量共享协议》,约定星絮联盟向多宇宙体系提供星絮能量(可作为跨宇宙航行的备用能源),多宇宙体系则向星絮联盟开放本源能量转化技术,双方形成“能量互补共生”

的关系。

第二阶段:文化互鉴,深化星语联结

1符号共融研究:古纹集群的传承者“古曦”

(古砚的孙女,48岁)与星絮联盟的“星絮符号师”

合作,梳理星絮符号与远古星语符号的关联,现两者同源于“宇宙本源编织术”

——星絮符号擅长“能量编织”

,远古星语符号擅长“本源共鸣”

,结合后可形成“星语-星絮共生符号”

,这种符号既能高效传递能量,又能强化同源文明的情感联结。

2跨文明体验营:星忆集群在星絮枢纽搭建“星语-星絮记忆舱”

,邀请双方居民体验彼此的文明记忆——星絮联盟的孩子通过记忆投影,看到多宇宙共生盛典的壮阔场景时,眼中满是向往;舰队的年轻船员学习星絮编织技术,亲手制作出带有星语符号的“星絮挂毯”

,成为文明共融的信物。

3共融仪式:在星絮枢纽的“星絮广场”

,星禾与星絮共同主持“星语新盟仪式”

——双方传承者手牵手,用星语-星絮共生符号,在广场中央编织出“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