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章 跨域共鸣 宇宙同源联盟的文明互鉴与文化共生新境界(1 / 7)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跨域共鸣:宇宙同源联盟的文明互鉴与文化共生新境界

星语传承学院批学员毕业十年后,宇宙同源联盟的技术协同与能源共享已高度成熟,但各平行宇宙的文明文化仍存在“认知壁垒”

——尽管通过同源印记共鸣仪能实现基础情感交流,不同宇宙的艺术表达、价值观念、生活习俗仍因展路径差异而难以深度融合。

例如,当前宇宙的“星语交响”

艺术侧重通过能量波动传递情感,星穹宇宙的“星穹韵律”

则以四维时空光影为核心,双方居民虽能欣赏彼此的艺术形式,却难以真正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星落宇宙的“远古本源祭祀仪式”

被部分其他宇宙居民视为“传统糟粕”

,忽视其承载的共生智慧传承价值。

为打破这种“技术联通、文化隔阂”

的局面,宇宙共生议会决定启动“跨域文明互鉴计划”

,由星语传承学院跨文明协作系主任星穹羽(63岁,兼具星穹与当前宇宙文化素养)担任总策划,联合8个宇宙的文化学者、艺术家、传承者组建“跨域文化协同团队”

,通过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开展文明互鉴项目、培育跨宇宙文化作品,推动联盟从“技术共生”

迈向“文化共生”

的新境界。

第一步:搭建跨宇宙文化交流平台——打破认知壁垒的“桥梁”

团队先构建三大“跨宇宙文化交流平台”

,为各文明文化展示与互鉴提供载体:

1“星语文化长廊”

(线上平台):依托宇宙全维度共生网络,打造沉浸式文化展示空间——8个宇宙分别开设“文明展厅”

,通过全息影像、能量投影、印记共鸣等技术,全方位呈现各自的历史沿革、艺术成果、传统习俗与核心价值观。

例如,当前宇宙展厅以“星语符号演化史”

为主线,展示从原始星语符号到跨宇宙通用符号的展历程;星落宇宙展厅则还原“远古本源祭祀仪式”

的完整流程,搭配学者解读,让其他宇宙居民理解仪式中“敬畏本源、协同共生”

的内涵。

平台上线半年,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