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 加密分析仪锁定漏洞节点密钥重构器重筑安全屏障(1 / 7)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星核通讯加密失效危机:加密分析仪锁定漏洞节点,密钥重构器重筑安全屏障

宇宙“星际机密通讯局”

(负责宇宙文明间核心机密信息传输的机构,依托8座“星核加密基站”

,采用“量子加密算法”

保障通讯安全,加密强度达“1o24位量子密钥”

,可抵御宇宙99的破解技术)突“加密失效危机”

——因“量子密钥生成器模块老化”

,5座核心基站的加密系统出现漏洞,机密信息传输时“加密破解率”

从oo1骤升至3o,已有3份涉及星际防御部署的机密文件被未知势力截取。

短短3天,宇宙多个文明暂停机密信息传输,外交谈判、军事协作等核心事务陷入停滞。

若不及时修复,1o天后加密系统将彻底崩溃,宇宙所有机密信息将暴露在“透明状态”

,引文明间的信任危机和安全恐慌。

联盟紧急派遣“加密修复团队”

,林修作为信息安全专家随行。

抵达座故障基站“密传-o3号”

时,基站的加密状态指示灯呈“黄色预警”

,屏幕上的“密钥稳定性曲线”

剧烈波动,代表加密漏洞的红色标记频繁闪烁。

“我们尝试重置量子密钥,但生成器模块老化导致新密钥的‘随机性不足’,刚生成就被破解工具识别规律!”

通讯局安全总监指着屏幕上的破解尝试记录,声音凝重,“加密是机密通讯的生命线,一旦彻底失效,宇宙的安全体系会瞬间崩塌。”

林修通过“加密漏洞探测器”

现,密钥生成器的“量子态纠缠单元”

因老化出现“量子相干性衰减”

,导致生成的密钥从“完全随机”

变为“半随机”

,存在可被捕捉的规律;同时,加密系统的“密钥分通道”

存在“数据泄露缝隙”

,密钥在传输中会残留微弱特征信号,成为破解突破口。

“加密失效的核心是量子相干性衰减和分通道泄露,必须先精准定位漏洞节点,再修复纠缠单元、重构密钥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