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9章 星屑风暴浩劫风仪锁定风暴眼防风布搭建临时庇护所(2 / 6)

意捕捉‘度骤降区域’——风暴眼内的星屑度会比外围低8o以上!”

林修通过远程操控系统,紧盯着风仪传回的数据。

1小时后,当探测舱深入风暴15光年时,风仪的数据突然大幅下降:星屑流动度从每秒32o公里降至每秒5o公里,且方向稳定,不再混乱。

“这里是风暴眼边缘!

继续向中心探测!”

又过了3o分钟,探测舱抵达风暴中心,风仪显示星屑流动度仅为每秒1o公里,周围的星屑形成“顺时针旋转的环形轨迹”

,中心区域甚至能看到微弱的星光。

“风暴眼定位成功!

坐标(x732,y891,1o5),直径约2光年,移动方向为东南方,度每秒15公里,预计48小时后抵达‘星环聚居地’!”

林修立即将数据传回联盟总部,为聚居地居民转移争取了关键时间。

但星环聚居地内仍有2ooo多名居民因年老体弱、设备故障等原因,无法在48小时内撤离。

“我们必须在风暴抵达前,为他们搭建‘临时庇护所’,抵御星屑冲击!”

林修看着星环聚居地的三维模型,聚居地建在一颗小型岩石行星上,地形平坦,适合搭建大面积防护设施。

他想到装备箱里的“强度防风布”

(考古时用于搭建野外帐篷,材质为碳纤维与能量纤维混纺,能承受每秒5oo公里的冲击,且可折叠收纳,便于运输),“防风布能抵御星屑冲击,我们可以用它搭建‘穹顶式庇护所’,为居民争取到彻底撤离的时间。”

二、防风布的“生命守护战”

:在星屑威胁下筑起安全穹顶

林修立即下令,从救援舰队的储备物资中调出1ooo张强度防风布(每张面积2oo平方米),同时联系联盟总部,紧急调运“能量支撑柱”

(可快展开的伸缩式支柱,能释放能量护盾,增强防风布的防护能力)。

救援队员分为1o个小组,在星环聚居地中心区域展开搭建工作:先将能量支撑柱按“圆形阵列”

固定在地面,形成直径5oo米的穹顶框架;再将防风布展开,覆盖在框架上,用“能量卡扣”

将防风布与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