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宪章考验 微尘集群的规则误判与文明共守底线(2 / 7)

过“跨集群能量场模拟系统”

还原了开采过程:当微尘集群的开采强度达到阈值8o时,萤火星群的能量场波动已出安全范围,而微尘的监测系统因未接入萤火星群的能量数据,未能及时预警。

随后,委员会前往萤火星群查看受损情况。

在关闭的“萤光3号观测站”

,萤月指着布满裂痕的“能量监测屏”

说:“观测站负责监测萤火星群的生态平衡,关闭后我们无法及时掌握植被生长数据,若持续下去,可能影响居民的能量供给。”

她同时表示,萤火星群并非要“惩罚”

微尘集群,而是希望通过此次事件,推动宪章解读的“标准化”

,避免其他新集群重蹈覆辙。

基于实地调研结果,委员会制定“三阶解决方案”

,兼顾“规则底线”

与“成长包容”

第一阶:紧急修复,弥补损害

由微尘集群承担全部修复费用,联合萤火星群、星蕊集群的技术团队,在矿脉周边搭建“空间能量稳定场”

——采用星蕊集群的“星蕊花能量转化技术”

与萤火星群的“萤光缓冲技术”

,在矿脉与萤火星群之间建立一道“能量屏障”

,削弱开采对相邻集群的影响。

同时,微尘集群暂停矿脉5o的开采量,待能量场恢复稳定后,再逐步调整至合规范围。

修复过程中,微尘集群的年轻技术员“微晓”

(与微光小宇宙传承者同名)主动申请加入修复团队,向星蕊学习能量场平衡技术:“之前我们只关注‘如何开采’,现在才明白‘如何负责任地开采’更重要。”

在他的带动下,微尘的技术团队主动接入萤火星群的能量监测系统,建立“跨集群数据共享机制”

,确保实时掌握开采对相邻集群的影响。

第二阶:责任认定,明确边界

委员会组织各集群代表召开“宪章条款解读听证会”

,正式认定微尘集群的行为属于“非主观故意违规”

,不启动宪章第8章“惩罚机制”

,但需承担“整改责任”

: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