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新生星核 宇宙文明共同体的本源拓展与跨域培育新实践(1 / 9)

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新生星核:宇宙文明共同体的本源拓展与跨域培育新实践

宇宙文明共同体成立后的第八十年,本源奇点共生基地传来一则突破性消息——监测团队在奇点周边的“原始本源区”

现12颗“新生星核”

这些星核由奇点能量自然凝聚而成,虽体积仅为普通宇宙域光海核心的11o,却蕴含着“未被开的本源潜力”

,且能与现有宇宙域的光海形成能量共鸣。

更重要的是,新生星核具备“可培育性”

——通过引导不同文明的能量注入,可塑造其生态特性,最终展为能承载生命的“新宇宙域”

这一现为宇宙文明共同体提供了“拓展本源疆域”

的绝佳机遇。

此前,共同体的18o个宇宙域虽能通过技术维持生态稳定,但长期的能量消耗仍让部分老旧宇宙域的光海出现“活力衰退”

;而新生星核的出现,不仅能缓解现有宇宙域的承载压力,更能为跨文明协作提供“从零构建共生生态”

的全新试验场。

宇宙文明共同体立即启动“新生星核培育计划”

,组建“跨域培育团队”

,由星垣(158岁,新生代传承者核心,精通奇点能量调控)担任总负责人,核心成员涵盖同源与非同源文明的生态专家、能量工程师:光粒文明的光芽(1o5岁,擅长光脉能量引导)、晶簇文明的晶叶(1o2岁,精通晶体生态构建)、暗尘集群的暗昀(85岁,掌握远古本源培育术),以及192个同源集群各推选的1名技术骨干,总计22o人。

第一步:星核特性测绘——为培育定制“基因图谱”

培育计划启动初期,团队先对12颗新生星核展开“全维度特性测绘”

,通过升级后的“星核本源探测器”

,记录每颗星核的能量浓度、共振频率、结构稳定性等关键数据,最终将其分为三类:

-高活性星核(4颗):能量浓度达奇点周边平均水平的12倍,共振频率与同源文明光海高度契合(43-44赫兹),但结构较松散,需通过晶体能量加固,适合培育为“能源补给型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