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7章 基因测序仪锁定变异片段基因编辑酶修复生命密码(4 / 6)

>“信号中断”

的警报。

“芯片的核心电路有1o24条,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哪条出现短路,更不敢拆解——芯片内储存着宇宙文明的核心数据,一旦损坏,后果不堪设想!”

星网技术总监指着芯片上的暗能量腐蚀痕迹,声音颤抖,“暗能量还在持续侵蚀,芯片最多还能支撑24小时,若无法修复,星网将永久瘫痪。”

林修仔细观察芯片表面,现腐蚀痕迹呈现“树枝状蔓延”

,且在芯片边缘的“能量接口区”

最为密集——这说明短路很可能生在接口区的某条电路。

“我们需要先找到短路的具体电路节点,再用能隔绝暗能量且不损伤芯片的材料进行修复。”

他从装备箱中取出“高精度电路检测仪”

(考古时用于修复古代精密电路设备,经改造后可检测纳米级电路短路,能在强暗能量环境中工作,精准定位o1微米的故障节点),“这台检测仪能帮我们穿透暗能量干扰,找到短路的电路节点。”

一、电路检测仪的“节点定位战”

:在纳米电路中揪出故障元凶

林修将电路检测仪的“纳米探针”

小心翼翼地接触芯片的能量接口区,启动“高精度扫描模式”

检测仪通过释放“微弱的安全电流”

,实时监测芯片内每条电路的电阻、电流变化,屏幕上生成“芯片电路三维模型”

,短路的电路会以“红色高亮”

显示。

由于暗能量干扰,检测仪的信号多次中断,林修不得不调整探针位置,逐步缩小扫描范围。

经过3小时的耐心扫描,检测仪终于锁定了故障节点:芯片边缘“第32号能量接口”

连接的“第517号纳米电路”

出现短路,短路点被“暗能量结晶”

堵塞,导致电流无法正常流通,且结晶正以每小时o5微米的度向芯片核心蔓延。

“短路节点已找到!

是暗能量结晶堵塞电路导致的,必须立即清除结晶并修复电路!”

林修将检测仪的扫描数据导入“芯片修复模拟系统”

,模拟显示:只需清除结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