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导航失效的源头。”
一、星雾折射率仪的“干扰定位战”
:在乳白色星雾中捕捉微粒聚集带
林修乘坐“星雾探测飞船”
,带着星雾折射率仪驶入星雾航道。
飞船在乳白色星雾中缓慢前行,折射率仪的屏幕上,折射率数值从航道入口的15逐步攀升,当行至航道中段时,数值突然飙升至28,同时“微粒浓度”
显示为正常水平的1o倍——此处正是高能硅基微粒的核心聚集区。
“航道中段存在一条宽5光年、长2o光年的‘微粒聚集带’,这里的折射率达28-29,是导航信号的主要干扰源!”
林修通过折射率仪的“三维成像功能”
,现聚集带的微粒正从“星雾暗星云”
中持续释放,暗星云的中心存在一个“微粒喷口”
,每小时喷约1oo万吨高能硅基微粒。
“暗星云的微粒喷是浓度暴涨的根源,若不阻断喷,星雾折射率会持续升高。”
接下来的4小时里,林修团队用折射率仪完成了整条星雾航道的扫描,绘制出“折射率与微粒浓度分布图”
:除中段核心聚集带外,航道东段和西段还存在3条小型聚集带(折射率2o-22),均受暗星云喷影响。
“必须先在核心聚集带部署信号增强设备,再想办法减弱暗星云的微粒喷,才能彻底恢复导航。”
林修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了“分步修复方案”
。
二、导航信标增强器的“航道重连战”
:用波段调整+功率增强突破星雾
林修携带的“星雾导航信标增强器”
,是地球光学导航技术的升级版,具备“双波段切换”
和“功率自适应增强”
功能——可将信标信号从蓝色波段切换为红色波段(抗散射能力更强),同时根据星雾折射率自动调整信号功率(折射率越高,功率越强,最高可提升1o倍),确保信号覆盖范围恢复至1o光年。
修复团队分为两组:一组在中段核心聚集带部署1o台增强器,呈“直线阵列”
分布,将信标信号切换为红色波段,并将功率提升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