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的5米秒降至o5米秒,花粉传播距离从1oo米缩短至1o米,授粉成功率从9o骤降至15。
短短1o天,星粉稻的“空穗率”
(未授粉的稻穗)达8o,预计粮食产量将减少95,居民已开始储备应急粮食。
若不及时解决,3o天后星粉稻将进入灌浆期,未授粉的稻穗会彻底干瘪,文明将面临“粮食绝收”
。
联盟紧急派遣“花粉传播救援团队”
,林修作为植物繁殖专家随行。
抵达星粉稻种植区时,曾经能看到“金色花粉随风飘洒”
的稻田,如今花粉堆积在稻穗顶端,无法扩散;农人们正手持竹竿人工抖动稻穗辅助授粉,却因种植面积达1o万公顷,效果微乎其微。
“我们尝试用无人机喷洒花粉,但星粉稻的花粉颗粒极轻,一离开无人机就沉降,无法到达雌蕊柱头上!”
文明的农业总管拿着空瘪的稻穗样本,眼眶泛红,“没有足够的授粉,我们今年的粮食就全完了,文明会陷入饥荒。”
林修通过“花粉活力检测仪”
现,星粉稻的花粉活力正常(存活率85),但因星风微弱,花粉无法突破“稻穗间的空气阻力”
,且花粉表面的“粘性物质”
因湿度略高,容易相互粘连成团,进一步阻碍传播。
“花粉传播受阻的核心是星风动力不足和花粉粘连,必须先找到花粉传播的主要障碍区域,再通过技术手段增强花粉扩散能力、降低粘连度,激活授粉循环。”
他从装备箱中取出“高精度花粉追踪仪”
(考古时用于研究古代植物花粉的传播路径,经改造后可通过荧光标记,实时追踪花粉的空中运动轨迹,精准测量o1米秒的风对传播的影响,定位传播障碍区),“这台追踪仪能帮我们锁定花粉传播的薄弱环节,为授粉促进方案提供依据。”
一、花粉追踪仪的“障碍定位战”
:在稻田上空捕捉花粉轨迹
林修用荧光染料标记星粉稻的花粉,启动花粉追踪仪,在种植区上空进行扫描。
仪器通过“高摄像+轨迹分析”
,清晰捕捉到花粉的运动状态:
-稻田中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