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三步,激活星叶树光合能力。
向星叶树喷施植物激活型调节剂,同时为枯萎严重的植株补充“光合营养液”
。
35天后,重度区星叶树叶片黄化率降至3o,气孔导度达22oo12·s;中度区黄化率降至2o,气孔导度28oo12·s;全林区星叶树光合作用效率恢复至7o,为固碳菌提供充足碳原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从55opp降至48opp,温室效应加剧趋势得到遏制。
为防止未来固碳系统再次失效,林修建议在工业区部署“重金属浓度监测站”
,实时监控废气排放;每年春秋两季喷施一次低浓度菌剂修复型调节剂,补充固碳菌;建立“碳循环监测网络”
,用共生分析仪定期检测固碳效率、土壤碳储存量,提前预警失衡风险。
6个月后,星碳文明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42opp,星叶树叶片重新翠绿,星固碳菌菌落遍布枝头,土壤碳储存量稳步提升,沿海冰川融化度减缓,生态长老带着林修来到林区,看着叶片上晶莹的碳颗粒,感慨道:“林修,是你用共生分析仪在衰退的树林中找到了碳循环缺陷,用调节剂为我们重塑了生态平衡!
你带来的地球生态技术,不仅拯救了星叶树和星固碳菌,更守护了我们的家园!”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当共生分析仪穿透黄的叶片,在失活的菌群与失衡的碳循环中锁定固碳失效的核心;当固碳激活调节剂削减致命的污染、唤醒沉睡的微生物,激活衰弱的植物、重建循环的链条,林修用地球物品的‘精准与和谐’,在气候失控的边缘,为星碳文明守住了家园的气候防线。
这场胜利证明,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生态危机,只要敬畏物种共生的规律、尊重碳循环的逻辑,用对科学的修复手段,就能让断裂的循环重新延续,让失控的气候重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