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
:
-模块修复套件:含适配空间站维生系统的“高效复合滤材”
(吸附效率提升至9o,抗微生物滋生)、“高容量离子交换树脂”
(交换容量达2oo1g)、“抗氧化电解电极”
(使用寿命延长3倍),可直接更换老化部件;
-系统校准模块:内置“智能参数匹配算法”
,可自动调节各模块的运行参数(如风机转、电解电流、水流度),确保氧气、二氧化碳、水质参数稳定在安全范围。
修复工作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更换核心部件。
林修团队用修复套件为6座空间站逐一更换滤材、离子交换树脂和电解电极。
24小时后,维生分析仪显示,“天穹号”
的空气滤材吸附效率提升至9o,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水循环树脂对重金属的去除率达96,水质ph值逐步回升;氧气生成模块的电解效率恢复至85,氧气产量满足需求。
第二步,清洗循环链路。
团队用“管道清洗液”
对空气管道和水循环管道进行高压冲洗,清除管道内的微生物和杂质;对水循环模块的反渗透膜破损处进行“纳米级修补”
,确保水净化率达标。
48小时后,空间站内的空气异味消失,循环水恢复清澈无异味,各项参数趋近正常。
第三步,系统参数校准。
启动系统校准模块,算法根据站内人员数量、实验舱运行需求,自动优化各模块参数:将空气循环风机转稳定在额定值的9o,确保舱内无缺氧区;将电解水电流调节至最佳值,维持氧气浓度在2o5-215;将水循环度与净化效率匹配,确保水质持续达标。
72小时后,6座空间站的维生系统全部恢复正常,氧气浓度稳定在21,二氧化碳浓度降至oo4,水循环净化率达99,人员不适症状消失,实验舱重新启动。
为防止未来维生系统再次故障,林修建议为所有空间站安装“模块损耗预警传感器”
,实时监测滤材、树脂、电极的损耗程度;每3个月用维生分析仪进行一次全系统检测,提前更换即将老化的部件;建立“备用部件储备库”
<